中文名称:硬脂酸
化学名:十八烷酸
中文别名:十八碳烷酸;十八酸;司的令;脂蜡酸;硬蜡酸;硬酯酸;十八碳酸;十八酸合十八酸铵;硬脂酸合硬脂酸铵
英文名称:Stearic acid;Octadecanoic acid, Triple Pressed Stearic Acid
英文别名:ACIDUM STEARICUM 50; C18; C18:0 FATTY ACID; CARBOXYLIC ACID C18; CETYLACETIC ACID; FEMA 3035; N-OCTADECANOIC ACID; N-OCTADECYLIC ACID; OCTADECANEDIOIC ACID; RARECHEM AL BO 0157; 1-Heptadecanecarboxylic acid; 1-Heptadecanecarboxylic acid Ro 5-2807; 1-heptadecanecarboxylicacid; 400JB9103-88; acideoctadecylique; acidestearique; AdekaFattyAcidSA910; Barolub FTA; BarolubFTA
分子式:C18H36O2;CH3(CH2)16COOH
分子量:284.48
结构:见图
分子结构图[1]
CAS No.:57-11-4
国标编码:GB9103-88
衍生物硬脂酸 (橡胶级) Stearic Acid Rubber grade
硬脂酸胺 Stearyl Amine
硬脂酸钙 Calcium Stearat
硬脂酸钙 Calcium stearate
基本性质
性状:纯品为白色略带光泽的蜡状小片结晶体。
熔点:56℃ -69.6℃
沸点:232℃(2.0kPa)
闪点:220.6℃
自燃点:444.3℃
相对密度:0.9408
复折射率:1.4299+0.3234i
复介电常数:35.6+1.3i
稳定性:360℃分解(另有资料称376.1℃)
毒性:无毒
溶解情况:不溶于水(20℃时,100毫升水中只溶解0.00029g)。稍溶于冷乙醇。溶于丙酮、苯、乙醚、氯仿、四氯化碳、二氧化硫、三氯甲烷、热乙醇、甲苯、醋酸戊酯等。
其它:在90-100℃下慢慢挥发。具有一般有机羧酸的化学通性。
性质介绍【英文/拉丁名称】
Stearic Acid
硬脂酸
【概述】硬脂酸英文名:Stearic Acid-829本品系从动、植物油脂中得到的固体脂肪酸,主要成分为硬脂酸(C18H36O2)与棕榈酸(C16H32O2)。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有滑腻感的粉末或结晶性硬块,其剖面有微带光泽的细针状结晶;有类似油脂的微臭,无味。本品在氯仿或乙醚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凝点 本品的凝点(附录Ⅵ D)不低于54℃。碘值本品的碘值(附录Ⅶ H)不大于4 。酸值 本品的酸值(附录Ⅶ H)为203 ~210 。硬脂酸易与镁离子和钙离子反应生成硬脂酸镁和硬脂酸钙(白色沉淀)。
【贮藏与效期】密闭保存。
【类别】赋形剂。
【检查】
水溶性酸 取本品5g,加热熔化,加等容新沸的热水,振摇 2分钟,放冷,滤过,滤液中加甲基橙指示液1滴,不得显红色。中性脂肪或蜡 取本品1.0g,加无水碳酸钠0.5g与水30ml,煮沸使溶解,溶液应澄清。炽灼残渣 取本品4.0g,依法检查(附录Ⅷ N),遗留残渣不得过0.1 %。重金属 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附录Ⅷ H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
质量标准硬脂酸(质量标准:QualityStandard
执行GB9103-88标准:AccordingtotheStandardofGB9103-88
指标名称指标值型号Y-4Y-8Y-10
硬脂酸
凝固点℃52≤x≤57碘值g/100g2.04.08.0
水份(%)≤0.20.20.3
色泽(HAZEN)≤200400400
包装:25Kg塑料编织袋。
Package:25KgPlasticweavedbag
深入分析
产品英文名:Stearicacid
产品别名:十八碳烷酸;十八烷酸[2]
分子式:CH3(CH2)16COOH
CAS号:57-11-4
毒性防护:本品无毒
质量标准:GB9103-88
物化性质:纯品为带有光泽的白色柔软小片。熔点69.6℃。沸点376.1℃(分解)。相对密度0.9408(20/4℃)。折射率nD(80℃)1.4299。在90~100℃下慢慢挥发。微溶于冷水,
硬脂酸
溶于酒精、丙酮,易溶于苯、氯仿、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醋酸戊酯和甲苯等。工业品呈白色或微黄色颗粒或块,为硬脂酸与软脂酸的混合物,并含有少量油酸,略带脂肪气味。CASNo.:57-11-4
硬脂酸的分子式为CH3(CH2)nCOOH其主要成分为十六碳、十八碳的饱和酸,外观为白色或次白色的蜡状或结晶体固体,溶于乙醇、乙醚、三氯甲烷、二硫化碳等溶剂,不溶于水。
稳定性1.纯品为带有光泽的白色柔软小片。
2.微溶于冷水,溶于酒精、丙酮,易溶于苯、氯仿、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醋酸戊酯和甲苯等。无毒。
3. 存在于烤烟烟叶、白肋烟烟叶、香料烟烟叶、烟气中。
4. 是组成硬脂精的脂肪酸。
贮存方法1.200型硬脂酸用硬纸盒包装。800型硬脂酸用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包装。贮存于阴凉通风处。
2.本品可用硬纸箱或编织袋内衬塑料袋包装。每箱(袋)净重25kg或50kg。
3.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注意远离火源和氧化剂。按一般化学品规定贮运。
来源主要由油脂水解法进行工业生产。
油脂水解按照压力情况分为三种类型:
1、常压加催化剂水解,水解周期长,需要几十个小时,脂肪酸的转化率低,后期分离效果差。
2、中压水解:无需催化剂,水解周期在十个小时左右,转化率基本达到90%,属于间歇反应,目前国内逐渐在淘汰。
3、高压水解:无需催化剂,水解周期在5个小时左,转化率基本在98-99%,连续化生产。制的的硬脂酸色泽好,含量高,杂质少。
目前国内的项目基本都属于此法生产。技术有国内自研发的,也有引进国外技术设备的。
国内的硬脂酸来源基本上是以进口棕榈油为原料进过催化加氢后,在进行高压水解,脂肪酸脱氢,然后进行减压蒸馏而制的。
硬脂酸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动物脂肪、油以及一些植物油中,这些油经水解即得硬脂酸。
硬脂酸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脂肪酸,几乎所有油脂中都有含量不等的硬脂酸,在动物脂肪中的含量较高,如牛油中含量可达24%,植物油中含量较少,茶油为0.8%,棕榈油为6%,但可可脂中的含量则高达34%。
工业硬脂酸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分馏法和压榨法两种。在硬化油中加入分解剂,然后水解得粗脂肪酸,再经水洗、蒸馏、脱色即得成品。同时副产甘油。
用途主要用于生产硬脂酸盐:硬脂酸钠、硬脂酸镁、硬脂酸钙、硬脂酸铅、硬脂酸铝、硬脂酸镉、硬脂酸铁、硬脂酸钾。
广泛用于制化妆品、塑料耐寒增塑剂、脱模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橡胶硫化促进剂、防水剂、抛光剂、金属皂、金属矿物浮选剂、软化剂、医药品及其他有机化学品。
另外,还可用作油溶性颜料的溶剂、蜡笔调滑剂、蜡纸打光剂、硬脂酸甘油脂的乳化剂等。
该品在食品工业中用作润滑剂、消泡剂及食品添加剂硬脂酸甘油脂、硬脂酸山梨糖醇酐酯、蔗糖酯等的原料。用作助剂的原料及日用化工产品的原料。[3]
硬脂酸广泛应用于PVC塑料管材、板材、型材、薄膜的制造。是PVC热稳定剂,具有很好的润滑性和较好的光、热稳定作用。在塑料PVC管中,硬脂酸有助于防止加工过程中的"焦化",在PVC薄膜加工中添加是一种有效的热稳定剂,同时可以防御暴置于硫化物中所引起的成品薄膜变色。
橡胶工业硬脂酸在橡胶的合成和加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硬脂酸是天然胶、合成橡胶和胶乳中广泛应用的硫化活性剂,也可用作增塑剂和软化剂。在生产合成橡胶过程中需加硬脂酸作乳化剂,在制造泡沫橡胶时,硬脂酸可作起泡剂,硬脂酸还可用作橡胶制品的脱模剂。化妆品工业
硬脂酸用于雪花膏和冷霜这两类护肤品中起乳化作用,从而使其变成稳定洁白的膏体。硬脂酸还是制造杏仁蜜和奶液的主要原料。硬脂酸皂酯类在化妆品工业中用途更为广泛。
工业品工业品呈白色或微黄色颗粒或块,为45%硬脂酸与55%软脂酸的混合物,并含有少量油酸,略带脂肪气味。
工业品的硬脂酸
工业品分一级(旧称三压,经过三次压榨)、二级(旧称二压,经过二次压榨)和三级(旧称一压,经过一次压榨或不经过压榨)。是以硬脂酸为主并含有软脂酸等的混合酸。一级和二级硬脂酸是带有光泽或含是晶粒的白色蜡状固体。三级硬脂酸是淡黄色蜡状固体。包装:25Kg塑料编织袋。
执行标准:GB9103-88标准
GB9103-88标准
指标名称 | 计量量 | Y-4 | Y-8 | Y-10 |
凝固点 | ℃ | 52≤x≤57 | 52≤x≤57 | 52≤x≤57 |
碘值 | g/100g | 2.0 | 4.0 | 8.0 |
皂化值 | mgKOH/g | 206-211 | 203-214 | 193-220 |
酸值 | mgKOH/g | 205-210 | 202-212 | 192-218 |
水份 | % | ≤ 0.2 | ≤0.2 | ≤0.3 |
色泽 | HAZEN | ≤200 | ≤400 | ≤400 |
工业硬脂酸广泛用于制化妆品、塑料耐寒增塑剂、脱模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橡胶硫化促进剂、防水剂、抛光剂、金属皂、金属矿物浮选剂、软化剂、医药品及其他有机化学品。还可用作油溶性颜料的溶剂、蜡笔调滑剂、蜡纸打光剂、硬脂酸甘油脂的乳化剂等。
其它相关脂肪酸主要作为表面活性剂的基础原料而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国内主要应用在:橡胶工业作硫化活性剂;塑料工业用作润滑剂、稳定剂;纺织工业和家用洗涤剂中作柔软剂和杀菌剂;精密铸造中作蜡模,在润滑脂工业中作皂基等。
在化妆品工业中,是制造一般乳化制品不可缺少的原料,用于配制雪花膏、冷霜、粉底霜、剃须膏、发乳及护肤乳液等。橡胶工业中,是天然前、合成胶及胶乳的硫化活性剂,还用作软化剂。塑料工业中用作增塑剂、稳定剂及润滑剂。纺织工业中用作纱线润滑剂及制造丝光膏柔软剂。还用于制造脱模剂、抛光膏、消泡剂、金属浮选剂,油漆平光剂、蜡纸打光剂、纺织品防水剂等产品,是油溶性颜料的溶剂,也是制造硬脂酸甲楷、硬脂酸钙、硬脂酸钾铅等硬脂酸酯及硬脂酸盐的原料。本品无毒,用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或纸箱包装,每袋(或每箱)净重25kg、50kg。按一般化学品规定贮运,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上游原料油棕树最早源自西非。工业棕榈油是红色的,从棕榈树皮提取,而棕榈仁油是白色的,从里面的内核提取。
棕榈油和棕榈仁油的生产过程是复杂的。主要经过以下几个工序:除菌、提炼、漂白、除臭。
最后,我们送去存储之前得到了棕榈油和棕榈仁油。
棕榈树的种植始于19世纪初,那时英国工业革命创造对蜡烛制造和机械用润滑剂对棕榈油的需求。
刚开始棕榈油由西非农民供应,紧接着1848年荷兰殖民者把棕榈油种植带到爪哇。1910年英格兰的殖民者威廉森米德尔顿和银行家亨利美在马来西亚创办了森达美公司,种植棕榈油。
棕榈油是世界用量领先油脂大豆油的主要竞争对手,其他竞争对手包括菜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棉籽油,棕榈仁油和橄榄油。然而,2004年以来棕榈油和棕榈仁油的总用量首次超过了世界上主要的食用油豆油。
安全术语S16Keep away from sources of ignition.
远离火源。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7/39Wear suitable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戴适当的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风险术语R11Highly flammable.
高度易燃。
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R38 Irritating to skin.
刺激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