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带给人类的损失是巨大的。就仅仅中国境内,1556年陕西关中地区发生的8级大地震,官方统计伤亡80余万人;1976年唐山的7.8 |
级地震,死亡24万多人,整个城市变为废墟;1999年台湾南投县集集发生的7.6级大地震,死伤1万多人。1949年以来,我国发生的百余次破 |
坏性地震袭击了23个省市区,造成30多万余人丧生,地震成灾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超过一千万间。其中最近的汶川、玉树和 |
雅安大地震造成近10万人死亡和失踪,几十万人受伤,数百万人受灾,上万亿美元的财产损失。 |
国外的研究表明,地震的可预测性及其差。普遍认为:与其投入巨资进行地震预测,还不如提高建筑抗震设计水平保护大家来的可靠。 |
对地震研究最深的日本和新西兰就是走这样一条道路的国家。特别是日本,地震预警能力全球领先,但是该预警部分仅仅是天气预报部门 |
下的一个办公室,花费寥寥无几。 |
最近几年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海玉树和雅安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惨痛的教训。地震中建筑物倒塌导致无数生灵涂炭,桥梁作为抢 |
救生命线被损毁切断了,大大增加救援难度。导致更大的次生灾害,救灾中,海外频频出现直升机当了出租车!就是因为交通中断导致的 |
救援困难,同时桥梁崩塌导致的道路损失同样造价高昂。 |
相比较来说:日本的抗震水平有目共睹,就以最近发生的3.11大地震来说,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 |
氏9.0级大地震,比汶川地震释放的能量大30倍。震源深度:10公里;导致致11004人遇难17339人失踪。而且大部分死亡和失踪人为海啸冲 |
击造成。足以证明,建筑的抗震性能能够极大的保护地震中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民众的未来,我们从事抗震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的人 |
员有巨大的责任来保证其质量和可靠性。 |
相比较来说:日本的抗震水平有目共睹,就以最近发生的3.11大地震来说,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 |
氏9.0级大地震,比汶川地震释放的能量大30倍。震源深度:10公里;导致致11004人遇难17339人失踪。而且大部分死亡和失踪人为海啸冲 |
击造成。足以证明,建筑的抗震性能能够极大的保护地震中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民众的未来,我们从事抗震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的人 |
员有巨大的责任来保证其质量和可靠性。 |
近些年,我们在受到这些地震灾害的教训以后,基于桥梁抗震设计的结构控制技术,开始在我国桥梁工程界得到日益重视,特别是汶 |
川大地震后,交通行业推出了JTG/TB02-01-2008《公路桥梁设计细则》为公路桥梁减震、隔震支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行业内部越 |
来越重视桥梁减隔震设计研究工作的力度。 |
一般来说,通过正确的“抗震”设计可以保证结构的安全,防止结构的整体破坏或倒塌,然而,传统思路设计的方案,以硬对硬的方 |
式抗震,损伤却无法避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