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净水器产业已发展到3000多家生产企业,净水器生产企业的数量每年以30%~40%的速度增长。2010年生产净水器3000多万台,净水器产量以每年42%~50%的速度增长。2010年净水器销售额300多亿人民币(其中约1/3为出口)。因此,虽然净水器行业在总体上还是一个较小的行业,但是发展很快,是一个朝气蓬勃、前途无量的朝阳产业。
作为饮用水安全产品,净水器的应用和推广取决于下面几点:
一是水源污染严重,《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饮用水的源水有23.6%不合格,给自来水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压力;也给自来水水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二、城镇供水突发事件时有出现,松花江(化学)、太湖(蓝藻)、云南(砷)、内蒙古(微生物??、湖南(重金属)等等,近几年水污染事件频频发生,给净水器行业发展提供良好契机。
三、目前的市场份额,桶装水占多数,但由于桶装水的二次污染、假水、黑桶等等问题,并频繁被媒体暴光,其消费群体正逐步转移到使用净水器方面来。
相对于桶装纯净水和管道分质供水,净水器具有使用方便、价格实惠、现制现用水质新鲜、无二次污染等等优点,深受广大居民欢迎,是最有发展前途的饮用水净化方式。但据调查,在北京、上海、广州的家庭拥有率尚不足15%,其他城市的拥有率更低,农村基本上是空白。因此,我国净水器的发展空间很大,市场前景很好。
我国13亿人口,约4亿家庭,按50%家庭使用,约需2亿台。市场零售价按2000元/台,市场就是4000亿元。出口目前约占净水器总产量1/3,中国是净水器制造大国,即使在金融危机时也没影响出口,今后净水器出口的量会更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质污染不断加剧;随着人们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饮水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饮水与健康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净水器一定会进入千家万户,像彩电冰箱一样普及,成为居民家家必备的生活用品。这就是净水器行业的机遇!
中国净水行业协会(筹)、中国净水行业高峰论坛组委会秘书长顾久传指出,净水器企业同样地面临着挑战。
生产家用净水器的正规(有批件或正申领批件)企业目前约有1000多余家,行业内还有大量没有卫生批件并且不打算申领卫生批件的净水器生产企业,约有2000家,这些黑厂大多为小厂、家庭作坊,有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一方面坑害消费者,同时也败坏了净水器的名声,使很多人不敢买、不敢用净水器;另一方面,他们生产时偷工减料,使用廉价劣质原料,然后低价倾销,扰乱市场。
目前,净水器行业大多为小企业,有些甚至为家庭作坊,使净水行业充满希望。华尔康的优势使得净水器具备了走向成功的条件。他们有一支优秀的研发团队,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技术领先:UF,物联网家用净水器。有一支优秀的营销团队,包括遍布全国各地的忠实能干的经销商队伍。华尔康净水器准备在3年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有望成为中国净水器第一品牌。华尔康是上市公司,有雄厚的资金实力的支撑。
他们开发、生产出的净水器产品,总结和推广更新更好的销售模式和营销经验,为净水行业树起了典范。
北京顺义引温济潮奥运配套工程、奥运中心区龙形??系自然水景系统工程、国家大剧院景观水工程、南水北调丹江口水源保护地治理、海河流域治理等国家水环境治理重点工程,是华尔康公司净水技术的见证。
面对个人饮用水净化问题,华尔康整合归国博士资源,历经两年成功研制了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世界首款物联网"三安全"净水器,最重要的是世界顶尖膜过滤技术,另外还有世界顶级活性炭、KDF滤料,能有效去除自来水中的细菌、病毒、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及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净水水质完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另外,GPRS物联网在线监控技术,实时确保产品安全运行,解决了安装不规范成“漏水机”、滤芯更换无提示成“污水机”、无管控净水机成“危险机”的三大隐患。华尔康净水器带给消费者更舒适、更高效、更环保、更安全的生活体验。顾久传认为,“三安全”物联网净水器突破了水质净化不达标,产品运行售后无管控的行业瓶颈,在净水市场将会掀起新的消费浪潮。
对健康非常重视的日本,其供水系统正普及孔径只有0.01微米膜工艺技术,可以提高1倍的过滤量,除去残留在水中的污染物及细菌等小分子杂质。当然,这离不开企业实力与国家的支持。
目前,华尔康早已攻克了膜生物反应器(MBR)三大国际技术难题:膜材料制造、膜设备制造和膜应用工艺,拥有40多项专利技术,比肩GE、西门子,处于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