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参数
双网线路选择器WLGLJXQ-I的功能和用途与隔离集线器相同,区别在于,它采用的是一条网线单路分时使用的原理,即通过同一条网线分时传输内、外两路网络信号,线路选择器内部有一套开关控制线路,根据用户终端内隔离卡的状态来确定传输内网还是外网信号。因此,该产品必须与图文隔离卡配套使用。它有三组RJ-45网络接口,每组有8个接口,分别用来连接用户终端计算机、内网交换机及外网交换机,每台线路选择器可接8台电脑,8台电脑彼此之间是完全独立,故也可以多台线路选择器一齐使用。满足8台以上电脑使用的需求。
功能原理说明
图文物理隔离集线器采用单一条网线空间分离使用的专利技术,将一条标准8芯双绞线物理分开两路4芯网线使用,其中,编号为5、4、7、8芯线为一组线路,用于传输内网信号,编号为1、2、3、6芯线为另一组线路,用于传输外网信号。通过本公司配套的物理隔离卡上的开关来选择内网线路还是外网线路。配套的物理隔离卡必须设置为集线类型。
双网线路选择器采用的是一条网线单路分时使用的专利技术,即一条网线分时传输内网或外网两路网络连接信号,线路选择器内部有开关控制线路,根据用户终端内隔离卡的需要来确定传输内网信号还是外网信号。配套的物理隔离卡必须设置为选择类型或混合类型。
如何检测隔离集线器、线路选择器是否正常工作
⑴ 用网络测试仪检测网线8芯是否符合标准接法。
⑵ 各端口是否按说明书或标记正确安装。
⑶ 检查与之配套的隔离卡跳线是否正确。
⑷ 亦可用网络测试仪配合隔离卡检测。
① 双网隔离集线器: 在外网状态,检测隔离集线器的外网交换机所对应的接口与隔离卡网卡接口(都是RJ-45接口) 其网线编号1、2、3、6 是否连通。
② 双网隔离集线器: 在内网状态,检测隔离集线器的内网交换机所对应的接口与隔离卡网卡接口(都是RJ-45接口) 其网线编号1、2、3、6 是否连通。
③ 双网线路选择器: 在外网状态,检测线路选择器的外网交换机所对应的接口与隔离卡网卡接口(都是RJ-45接口) 其网线编号1、2、3、6 是否连通。
④ 双网线路选择器: 在内网状态,检测线路选择器的内网交换机所对应的接口与隔离卡网卡接口(都是RJ-45接口) 其网线编号1、2、3、6 是否连通。
⑤ 三网线路选择器: 同样道理,分别检测所对应的接口(网①、网②和网③)与隔离卡网卡接口(都是RJ-45接口) 其网线编号1、2、3、6 是否连通。
相关术语:
(1)内网(可信网)或称专网:通常指单位的内部局域网络系统(如政府及各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办公网、财务子网等等),该系统存储有大量敏感、机密的数据信息,一旦遭到攻击破坏或泄密,将会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内网定义为网①。
(2)外网(不可信网)或称公共网络:通常指内网以外的所有网络系统(如INTERNET、政府部门的公网、某行业系统的公网等)。外网定义为网③。介于内网和外网之间还可能存在一个网, 此定义为网②。
(3)控制硬盘电源线:通过接通或断开内网硬盘或外网硬盘的电源来实现内外网存储信息的不公用。
(4)控制硬盘IDE线:通过接通或断开并行接口的内网硬盘或外网硬盘的IDE数据信号线来实现内外网存储信息的不公用。
(5)控制硬盘SATA线:通过接通或切断串行接口内网硬盘或外网硬盘的SATA数据信号线来实现内外网存储信息的不公用。
(6)切换网线:通过切换内网网线或外网网线来实现电脑与内网或与外网的连接,达到电脑单机在内外网网络物理连线上完全隔离的目的。
(7)物理隔离: 通过控制硬盘和切换网线, 使单机电脑在内网和外网在网络物理连线上是完全隔离的, 且没有任何公用的存储信息, 定义为端设备物理隔离,简称物理隔离。
(8)双网隔离: 仅切换网线, 使单机电脑在两个网络物理连线上是完全隔离的, 但存在公用的存储信息, 定义为双网络路径间物理隔离,简称双网隔离。
(9)双网线内外网--标准型:两套网络布线,内外网各自单独使用一套网络布线系统,以实现双网线内外网物理隔离或双网隔离的目的。
(10)单网线内外网--集线型:内网和外网共用一条网线,通过网线空分专利技术,使一条网线等效为内外网两条网络线,通过切换网线,采用本公司的图文物理隔离集线器, 可实现单网线内外网网络物理连线隔离的目的。
(11)单网线内外网--选择型:内网和外网共用一条网线,通过网线时分专利技术,使一条网线等效为内外网两条网络线,通过切换网线,采用本公司的双网线路选择器, 可实现单网线内外网网络物理连线隔离的目的。
(12)单网线三网--选择型:三个网(网①即内网、网②、网③即外网)共用一条网线,通过网线时分专利技术,使一条网线等效为三条网络线,通过切换网线,配合本公司的三网线路选择器使用, 可实现单网线三网网络物理连线隔离的目的。
(13)双网线三网—混合型:三个网(网①即内网、网②、网③即外网)共用两套网络布线系统,配合本公司的双网线路选择器使用,实现双网线三网网络物理连线隔离的目的。
(14)三网线三网隔离:三个网络分开布线,各自单独使用一套网络布线系统,以实现三网线三网网络物理连线隔离的目的。
(15)双硬盘内外网隔离:内外网的硬盘分时使用,分别对应内网或外网,内外网的硬盘及网络线同时隔离,彼此之间互相独立,不存在公用存储信息和没有任何交换信息的途径,内外网之间真正物理隔离,是最可靠、最安全的物理隔离模式。
(16)单硬盘双网隔离:两个网络共用一个硬盘,通过单切换使一个硬盘分时对应两条网络线,两个网络之间仅是网络线隔离,硬盘不隔离。这是网络路径间的物理隔离,仅保证了两个网络之间的服务器的物理隔离。
(17)双硬盘三网隔离:一个硬盘对应一个网络,另一个硬盘对应其余两个网络,此两个网络之间是属单硬盘双网隔离类型,而与另一个网之间是属双硬盘内外网物理隔离类型。(例:网①一个网络对应一个硬盘,其余两个网络网②与网③(即外网)共用一个硬盘,网①与网③之间是属双硬盘内外网物理隔离类型,网②与网③之间是属单硬盘双网隔离类型)。
(18)三硬盘三网隔离:三个网的硬盘分时使用,分别对应连通三个网络(网①即内网、网②和网③即外网),三个网的硬盘及网路同时隔离,彼此之间互相独立,没有任何交换信息的途径及公用存储信息,三网之间彻底物理隔离,是最可靠、最安全的三网物理隔离模式。
(19)开关选网:开机前,先拨动外置“选择开关”,选择要进入的网络(内网或外网),如要进入内网,则将选择开关拨向“内”字一侧,然后开机即进入相应的内网;同样如要进入外网,在开机前,则将选择开关拨向“外”字一侧,然后开机即进入相应的外网。
(20)开机界面选网:电脑启动时,屏幕首先显示网络(内网、外网)选择界面,把光标移动到想要进入的网络位置(内网、外网),然后按确认键,电脑启动后就进入相应的网络(内网、外网)。
(21)一键开机选网:启动电脑和选择网络一步到位、一键完成,即按一下隔离卡的外置触控开关上的“内”或“外”控制键,电脑就自动开机并直接进入相应的内网或外网。简化了开机和选择网络的操作过程,开机选网更快捷方便。
(22)物理隔离切换:内外网硬盘及对应网线同步切换,实现内外网物理隔离的目的。例:从内网切换到外网时,关闭内网硬盘,然后再启动外网硬盘,与内网断开而与外网连通,进入外网系统工作状态;反之,从外网切换到内网时,关闭外网硬盘,然后再启动内网硬盘,与外网断开而与内网连通,进入内网系统工作状态。
(23)物理-硬切换:是一种物理隔离的切换类型,切换时,先按正常关机步骤关闭计算机系统,然后拨动“选择开关”至“内”或“外”字一侧,再重新启动(冷启动)计算机,人工操作完成内外网之间的物理隔离切换。
(24)重启-软切换:是一种物理隔离的切换类型,需要切换时,电脑自动退出原系统的运行程序并关闭当前硬盘,然后再重新启动另一个硬盘系统及其运行程序,实现内外网之间的物理隔离切换。简化了网络切换的人工操作过程,节省切换时间,切换更加快捷方便。
(25)IP-单切换:是一种双网隔离的切换类型,是内外网环境下的单硬盘双网隔离,内外网两个网络之间的切换仅是网线及对应的IP地址的切换,硬盘不切换,也即在同一个操作系统中的网线切换。
(26)双网-单切换:是一种双网隔离的切换类型,在三网环境下其中两个网络的单硬盘双网隔离,选择一个硬盘对应两个网络,双网-单切换是这两个网络之间的切换,它仅是网线及对应的IP地址的切换。
(27)鼠标点击切换:是物理隔离的一种切换方式,切换时,在屏幕右下角的“内”或“外”图标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功能菜单中选择“切换到内部网”或“切换到外部网”,或者直接点击桌面的“网络切换”快捷方式,电脑即自动关闭,然后重启,并切换到相应的网络。
(28)F8切换:是双网隔离的一种一键切换方式,按一下键盘上的F8功能键,电脑自动进行双网隔离情况下的IP-单切换,三网隔离情况下的双网-单切换。
(29)F9切换:是物理隔离的一种一键切换方式,按一下键盘上的F9功能键,电脑自动完成内外网络之间的重启-软切换, 亦适合于保存界面的快速切换。
(30)外键切换:是物理隔离的一种纯硬件控制的一键切换方式,按一下隔离卡的外置触控开关上的“内”或“外”控制键,电脑进行关机,再关机操作,自动完成内外网之间的物理隔离切换。当选择了快速在线切换, 可实现快速切换。
(31)快速在线切换:切换时,无需退出任何已启动的程序和文档,电脑自动保存当前操作界面(如:文档界面、软件界面、网页等),电脑不须再启动该网络系统的任何程序,下次切换回来时直接进入当初切换时保存在该硬盘的工作状态,快速恢复原有工作的环境,减少了系统程序启动的过程,大大缩短了切换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