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供应优质增碳剂 宁夏煤质增碳剂
山东天泰增碳剂系列产品简明介绍
一、规格参数
包装:单层10kg、25kg编织袋单层包装或外套吨袋编织袋双层包装,详细可接受客户实际要求定制,我司常规包装规格一般都是有现货的,如包装、粒度等特殊请咨询时说明,需要提前预定生产。
二、使用方法
1、炉内投入法
A 分散加入法:按配比或者碳当量要求,随炉料加入电炉中下部位置,一层金属料,一层增碳剂。增碳剂熔化时不打渣。
B 集中加入法:炉料只熔化一部分。在熔化的铁液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全部增碳剂一次性加入铁液中,同时用固体炉料将其压入铁液中。
2、炉外增碳法
A 包内喷石墨粉:喷石墨粉增碳,一般采用氮气做载体,但在工业生产条件下,用压缩空气更方便,而且压缩空气中的氧燃烧产生CO,化学反应热可补偿部分温降,而且CO的还原气氛利于改善增碳效果。
B 出铁时加入:粒度为0.5-1.0mm增碳剂放到包内或从铁槽随流冲入,出完铁液后充分搅拌。
3、增碳剂在感应电炉内增碳的正确使用方法
1.使用5T以上的电炉,原料单一稳定,我们推荐分散加入法。根据含碳量的要求,按配料比,将增碳剂与金属炉料随各批料一同加入电炉中下部位,一层金属炉料一层增碳剂,碳的吸收率可达90%-95%,增碳剂在熔化时不要打渣,否则易裹在废渣里,影响碳的吸收;
2.使用3T左右中频感应电炉,原料单一稳定,我们推荐集中加入法。在炉内先熔化或剩余少量铁水时,将需配加的增碳剂一次性加在铁水表面,并立即加金属炉料,将增碳剂全部压入铁水中,使增碳剂与铁水充分接触,吸收率在90%以上;
3.使用小型中频电炉,原料夹有生铁等高碳物质的,我们推荐增碳剂微调。钢/铁水熔化后,调整碳分,可以加在钢/铁水表面,通过电炉熔炼时钢(铁)水的涡流搅拌或人工搅拌使本产品溶解吸收,碳的吸收率在93%左右。
三、存储
增碳剂一般为编织袋或纸袋包装。存储须防潮。受潮后烘干,烘干温度为60-100度,烘干时间为5-10小时。
四、特别介绍
为了回复广大客户关于增碳剂吸收、融化的问题,我们对增碳剂的吸收率不高,难以融化等问题进行总结概括发现,它一直是我们客户心头难以放下的一块石头,为了能让更多的客户从我们山东天泰钢塑购回炼钢、铸造用增碳剂,放下心中的那块石头,让增碳剂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和效果,我们特概括了一下主要几点因素:
1.增碳剂粒度的影响
使用增碳剂的增碳过程包括溶解扩散过程和氧化损耗过程。增碳剂的粒度大小不同,溶解扩散速度和氧化损耗速度也就不同。而增碳剂吸收率的高低就取决于增碳剂溶解扩散速度和氧化损耗速度的综合作用:在一般情况下,增碳剂颗粒小,溶解速度快,损耗速度大;增碳剂颗粒大,溶解速度慢,损耗速度小。增碳剂粒度大小的选择与炉膛直径和容量有关。一般情况下,炉膛的直径和容量大,增碳剂的粒度要大一些;反之,增碳剂的粒度要小一些。对于1t以下电炉熔炼晶体石墨粒度要求0.5~2.5mm;1t~3t电炉熔炼晶体石墨粒度要求2.5~5mm;3t~10t电炉熔炼晶体石墨粒度要求5.0~20mm;覆盖在浇包中晶体石墨粒度要求0.5~1mm。
2.增碳剂加入量的影响
在一定的温度和化学成分相同的条件下,铁液中碳的饱和浓度一定。铸铁中碳的溶解极限为([C%]=1.3+0.0257T-0.31[Si%]-0.33[P%]-0.45[S%]+0.028[Mn%](T为铁液温度)。在一定饱和度下,增碳剂加入量越多,溶解扩散所需时间就越长,相应损耗量就越大,吸收、融化率就会降低。
3.温度对增碳剂吸收率的影响
从动力学和热力学的观点分析,铁液的氧化性与C-Si-O系的平衡温度有关,即铁液中的O与C、Si会发生反应。而平衡温度随目标C、Si含量不同而发生变化,铁液在平衡温度以上时,优先发生碳的氧化,C和O生成CO和CO2。这样,铁液中的碳氧化损耗增加。因此,在平衡温度以上时,增碳剂吸收率降低;当增碳温度在平衡温度以下时,由于温度较低,碳的饱和溶解度降低,同时碳的溶解扩散速度下降,因而收得率也较低;增碳温度在平衡温度时,增碳剂吸收率最高。
4.铁液搅拌对增碳剂吸收率的影响
搅拌有利于碳的溶解和扩散,避免增碳剂浮在铁液表面被烧损。在增碳剂未完全溶解前,搅拌时间长,吸收率高。搅拌还可以减少增碳保温时间,使生产周期缩短,避免铁液中合金元素烧损。但搅拌时间过长,不仅对炉子的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而且在增碳剂溶解后,搅拌会加剧铁液中碳的损耗。因此,适宜的铁液搅拌时间应以保证增碳剂完全溶解为适宜。
5.铁液化学成分对增碳剂吸收率的影响
当铁液中初始碳含量高时,在一定的溶解极限下,增碳剂的吸收速度慢,吸收量少,烧损相对较多,增碳剂吸收率低。当铁液初始碳含量较低时,情况相反。另外,铁液中硅和硫阻碍碳的吸收,降低增碳剂的吸收率;而锰元素有助于碳的吸收,提高增碳剂吸收率。就影响程度而言,硅最大,锰次之,碳、硫影响较小。因此,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先增锰,再增碳,后增硅。
五、生产基地和产品实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