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脂酸 一级酸 进口(马来、印尼) 25kg/袋
型号 | 1801 | 等级 | 一级品 |
用途 | 化妆品级 | 产地/厂商 | 马来西亚椰树 |
含量≥ | 99(%) | 执行质量标准 | 日化标准 |
|
(1)硬脂酸的基本情况介绍
化学名:十八烷酸;又称:十八酸;英文名称:Stearic acid;分子式:C18H36O2,CH3(CH2)16COOH;分子量:284.48;CAS No.:57-11-4。纯品硬脂酸为白色略带光泽的蜡状小片结晶体,熔点:71.5-72℃,沸点:232℃(2.0kPa),闪点:220.6℃,自燃点:444.3℃,相对密度:0.9408,折射率:1.4299,稳定性:360℃分解。硬脂酸不溶于水(20℃时,100毫升水中只溶解0.00029g),稍溶于冷乙醇,溶于丙酮、苯、乙醚、氯仿、四氯化碳、二氧化硫、三氯甲烷、热乙醇、甲苯、醋酸戊酯等。
硬脂酸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脂肪酸,几乎所有油脂中都有含量不等的硬脂酸,在动物脂肪中的含量较高,如牛油中含量可达24%,植物油中含量较少,茶油为0.8%,棕榈油为6%,但可可脂中的含量则高达34%。工业硬脂酸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分馏法和压榨法两种。在硬化油中加入分解剂,然后水解得粗脂肪酸,再经水洗、蒸馏、脱色即得成品。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商品硬脂酸一般为十六酸和十八酸的混合物,一般含量分别56-60%和34-40%之间,各生产厂家会根据十八酸的含量不同又会具体分为不同型号的硬脂酸。国家标准一般分三个等级:一级品(或200型,旧称三压硬脂酸,经过三次压榨)、二级品(或400型,旧称二压硬脂酸,经过二次压榨)及三级品(或800型,旧称一压硬脂酸,经过一次压榨或不经过压榨)。
(2)硬脂酸指标介绍:
Appearance Beads 外观,一般为白色珠状或片状固体;
Iodine Value(g I2/100g) 0.31 碘值,指100g物质中所能吸收(加成)碘的克数。表示有机化合物中不饱和程度的一种指标。主要用于油脂、脂肪酸、蜡及聚酯类等物质的测定。不饱和程度愈大,碘值愈高,加热情况下越容易变色。一般一级品的碘值要求在0.5以下。
Acid Value (mg
KOH/g) 210.5 酸值,又称酸价。是指中和1g天然脂肪中的游离酸所需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酸值的大小反映了脂肪中游离酸含量的多少。
Saponification
Value (mg KOH/g) 211.5 皂化值,表示在规定条件下,中和并皂化lg物质所消耗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皂化值的高低表示油脂中脂肪酸分子量的大小(即脂肪酸碳原子的多少)。皂化值愈高,说明脂肪酸分子量愈小,亲水性较强,失去油脂的特性;皂化值愈低,则脂肪酸分子量愈大或含有较多的不皂化物,油脂接近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