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石的硬度钾长石[1](KAlSi3O8)通常也称正长石,属单斜晶系,通常呈肉红色、呈白色或灰色。密度2.54-2.57g/cm,比重2.56~2.59g/cm3,硬度6,其理论成分为SiO2 64.7%Al2O3 18.4%,K2O 16.9%。它具有熔点低(1150±20℃),熔融间隔时间长,熔融粘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陶瓷坯料、陶瓷釉料、玻璃、电瓷、研磨材料等工业部门及制钾肥用。
除正长石外,还有两个同质多象变种:透长石和钾微斜长石。前者亦属
单斜晶系,也通称正长石;后者则属三斜晶系。
长石矿物除了作为玻璃工业原料外(约占总用量的50—60%),在陶瓷工业中的用量占30%,其余用于化工、玻璃熔波动于6-6.5,比重波动于2-2.5,性脆,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对酸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钾长石颜色多为肉红色,也有灰、白褐色。钠长石为白、灰及浅黄色,钙长石为白色或浅灰色。长石是一种含有钙、钠、钾的铝硅酸盐矿物,它有很多种,如钠长石、钙长石、钡长石、钡冰长石、微斜长石、正长石、透长石等。它们都具有玻璃光泽,颜色多种多样,有无色的,有白色、黄色、粉红色、绿色、灰色、黑色等等。有些透明,有些半透明。长石本身应该是无色透明的,之所以有色或不完全透明,是因为含有其他杂质。有些成块状,有些成板状、有些成柱状或针状等等。一般在火成岩和变质岩中存在的长石都很小,只有0.1~10毫米,在斑岩中可达5~10厘米,而在伟晶岩中有的可达数十米。长石是陶瓷和玻璃工业的原料。有的长石具有美丽的变彩或晕色,可被用作宝石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