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空气由流化床四周相对的超音速喷管加速后进入流化床,在流化床粉碎机内相互撞击形成粉碎腔。物料由加料口进入流化床粉碎机内,在气流的带动下,物料于粉碎腔中部相互碰撞、摩擦而粉碎。合格的细粉由上升气流携带进入流化床上部的涡轮分级机,分级机对合格的物料进行分级后进入旋风收集器(如需要几个粒径段的产品,则加设多台立式涡轮分级机)。更细的尾料部分则由气流携带进入布袋除尘器,经布袋过滤后,尾料进入除尘器下部的出料口,纯净的空气排空。
机器主要部件:标配为一个立式涡轮分级机,粉碎、分级相互配合、同步完成,通过变频调整分级机的转速,可任意调整产品细度。如一个加工流程,需多个粒度段的产品,可在标配一个分级机的基础上加装两个至四个,使本机成为一台粉碎分级的两连机-五连机。目前国内能够专业生产此种气流粉碎分级五连机的厂商只有四川一家叫巨子超微的超微粉碎厂家。
应用范围:本机的粉碎机理决定了其适用范围广、成品细度高等特点,典型的物料有:超硬的金刚石、碳化硅、金属粉末等,高纯要求的:陶瓷色料、医药、生化等,低温要求的:医药、PVC。通过将气源部份的普通空气变更为氮气、二氧化碳气等惰性气体,可使本机成为惰性气体保护设备,适用于易燃易爆、易氧化等物料的粉碎分级加工。
影响螺旋分级机工艺效果影响螺旋分级机工艺效果的因素很多,基本可分为设备结构因素、矿石性质因素和操作条件因素三个方面。
(1)设备结构因素在结构因素方面,槽内分级面积的大小是影响分级机处理量和分级粒度的决定因素。当工作液面稳定时,分级面积应与溢流体积处理量成正比,与分级粒度成反比。分级槽的宽度取决于运送返砂的螺旋直径。槽底倾角主要决定于返砂的必要提升高度,并以矿砂不过分地下滑为限度。螺旋的转速影响液面的搅动程度和运输返砂的能力。
(2)矿石性质因素矿石性质对分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矿石密度、粒度组成和含泥量三个方面。矿石密度几乎正比地影响按重量计的分级机的生产能力;给矿粒度组成和含泥量的影响主要反映在矿浆黏度上。黏度增大,矿粒沉降速度减小,处理能力和分级的精确性均降低,对含泥多的及细粒级矿石分级,最好在低浓度下进行,这样有助于提高分级效率。
(3)操作条件影响因素分级机在操作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给矿浓度。浓度不仅影响分级粒度,而且影响到该粒度下的处理能力。在某一l临界容积浓度下,沉淀量达到最大,对应于该值的重量浓度称为I临界浓度。在临界浓度下分级机的处理量达到最大。临界浓度随矿石的密度和含泥量而变化,并与规定的分级粒度有关。矿石密度越高,临界浓度越高。含泥量增加,临界浓度降低。随着分级粒度的降低,临界浓度减小,故控制分级机的给矿浓度就成为控制溢流粒度的有效手段。
分组技术与设备正是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国内新的分级技术与设备层出不穷。就超细颗粒分级而言,通常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分级方式。湿法分级因超细产物的脱水与干燥以及废水处理等较难处理的问题,因而应用较少。干法分级,目前大多采用气力分级。干式气力分级技术在目前占居着主导地位,就基本型式可概括为二类:一是内部无回转运动件,仅设置简单惯性结构件。气流在惯性力场和较弱的离心力场中分离微粉。如旋风式、惯性式、通过式、CPC式和GCFC式等,其结构简单,但选粉效率较低(35%—65%)。二是内部设置回转运动件,利用高速回转体上的叶片、撒料盘等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场对物料进行离散和分选,如MS型、O-Sepa型、TSU型、Sepax型和ATP型等,结构虽复杂,但分级效率高(65%—90%),分级粒径易于调节。
粉体机械及装备的传统的研发途径基本上是在借助经验数据的条件下通过几何上的放大或缩小来实现设备规格(如产量等)上的变化,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产品规格的需求趋于多样化,单凭经验数据实现产品规格上的变化已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任何设备规格上的变化都必然导致系统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系统的放大或缩小绝非是简单的“几何相似”,这时就要求研究人员对设备系统的内在规律性有一个比较深的把握,从而更好的指导宏观上的设计,并以仿真软件校验新设计,进一步修改满足设计要求。
分级机:www.hxjq.com/product/spiral-classifier.html
螺旋分级机:www.rsjq.org/pro/201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