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无臭、有苦味的结晶或粉末, 有吸湿性。外形为无色、透明、大的结晶或颗粒性小结晶。
pH: 7
相对分子质量:142.06
熔点(℃): 884 (七水合物于24.4℃转无水,十水合物为32.38℃,于100℃失10H2O)
沸点(℃): 1404
相对密度(水=1): 2.68
热力学函数(298.15K,100kPa):无水硫酸钠
标准摩尔生成热ΔfHmθ(kJ·mol):-1387.1
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ΔfGmθ(kJ·mol^-1):-1270.2
标准熵Smθ(J·mol^-1·K^-1): 149.6
溶解性: 不溶于乙醇,溶于水,溶于甘油。
其它理化性质:
BaCl2+Na2SO4=BaSO4↓+2NaCl
硫酸钠是含氧酸的强酸强碱盐
硫酸钠的溶解度
温度/℃溶解度(克/100mL水)
0 4.9
10 9.1
20 19.5
30 40.8
40 48.8
50
60 45.3
70
80 43.7
90 42.7
100 42.5
编辑本段药用价值
禁忌:若胃虚实热者禁用。
性味:辛甘而冷。
功能:去胃中之实热,荡肠中之宿垢,润燥破结,消肿明目。
炮制:朴硝煎化,同莱菔煮,再用甘草煎入罐,火煅,以去其咸寒之性,阴中有阳,性稍和缓,大抵用代朴硝。
配伍:俱忌苦参。
备注:(1)「消肿明目」:血热去则肿消而目明。
元明粉(也称玄明粉)就是中药“芒硝”脱水后的结晶体,芒硝是朴硝提纯后的含水结晶体。朴硝、芒硝、元明粉(玄明粉)是同一品种,但不同纯度的药品。具体应用也有所差别。具体参阅“玄明粉”一词。
芒硝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天然硫酸钠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苦咸性寒,属盐类泻下药。历代对其炮制工艺甚多,如汉代有"炼"的记载,晋代有"熬令汁尽"的方法等,清代至今的提净芒硝法,均以朴硝与萝卜共煮后,去滓重结晶入药。
芒硝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尚含少量氯化钠、硫酸镁等,为一碱金属盐类,能以结晶水合物形成自水溶液中析出。根据其特性,炮制方法用热蒸结晶法提取,即取定量鲜萝卜,置锅中加适量水煮透,投入朴硝共煮至全部融化,过滤,冷却后析出结晶,放避风处适当干燥即可,每100kg朴硝用萝卜20kg。研究表明,芒硝结晶的最佳温度是0℃。
芒硝结晶中含水量可高达56%,其蒸气压常大于空气中的平均蒸气压,能自然风化而失去结晶水或为无水硫酸钠,即为风化硝(玄明粉),同时应注意使其风化时,气温不宜超过32℃,否则易液化。
芒硝的炮制除使其纯净外,因加入甘温之萝卜共煮,缓和了芒硝的咸寒之性,并取其消导降气之功,即所谓的阴中有阳。由于芒硝易在空气中风化,易溶于水,且在温度高于32℃时,含结晶水的芒硝便出现自溶现象,故应将其贮于密闭的容器内,并置阴凉干燥处,在30℃以下保存。要防潮、避光。
临床应用中,由于芒硝具软坚泻下,清热消肿之功效,广泛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燥结、满腹胀痛、目赤肿痛、皮肤疮肿等。玄明粉的泻下作用比芒硝较缓和,治疗作用大致相同,且可外用,如配吹喉散及点眼等。
芒硝的药理作用为硫酸钠水解后产生硫酸根离子,不易被肠壁吸收,存留肠内形成高渗溶液,阻止肠内水分的吸收,使肠内容积增大,引起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而致泻。
本品入汤剂,应以药液或开水融化兑服,孕妇忌用。
主要成分:主要含硫酸钠。常夹杂种种物质如食盐、硫酸钙、硫酸镁等等。
性状:芒硝呈棱柱状长方形或不规则的结晶,大小不一,两端不整齐,无色透明或类白色半透明,质脆易折断,断面呈玻璃样光泽,无臭,味苦咸,置干燥空气中易逐渐风化,外层渐变为白色粉霜。 以五色,透明,呈结晶状者为佳。棱柱状或长方形结晶,两端不整齐。无色透明。质脆。气无,味苦咸而有清凉感。以无色透明,块状结晶者为佳。易溶于水,不溶于酒精。在空气中易风化而表面被一层无水硫酸钠白色粉末。
功能主治:
用法及用量:内服:溶入汤剂,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细点眼或水化涂洗。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后服用。外用适量。皮硝杂质多,泻下猛烈,多煎水外洗用;芒硝质地较纯,泻下较猛,内服治热结便秘较重者;玄明粉质地较净,泻下缓和,入煎剂多冲服,或吹喉用。不入煎剂,以药汁或开水溶化后服。外用适量,包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