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此向所有从事或者有志从事科技工作的工程师和科学家致敬。我们为了民族的振兴,为了中国科技的腾飞而努力工作,拜托大家了。我只是给年轻的同学和同志们谈一下自己的见解,片面之处请大家原谅。
做就会觉得很不适应,总要找些问题来思考。
理想.激情.生存:一位技术管理人员的20年工作经历和感悟
我是一个有
10年电子产品研发经验的工程师和
10年
IT知名公司研发中心管理经验的技术管理者。世上好的管理理念可能归纳起来就那么
1~2百条,也都好理解,难的是怎么适当地运用在特定的环境中。下面的文章共
18篇,是我
20年工作中的片段,也是我在研发及管理中的实际体验和感悟。
1. 技术启蒙
1977年的
5月我进了宿迁无线电厂。今天已极少有人知道这家厂
, 但当时这家厂还是有些名气的,因为当时设计新产品技术队伍中有在文革中遭解散的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的校长,教导主任,系主任,各科教师。其中有中国的第一代电化学专家叶厚禺,第一代无人驾驶康拜因
(拖拉机
)的无线电控制设计者赵骥,第一代雷达设计师赵柏林,第一代无线电专家洪瑞楫,第一代飞机机械师龚维蒸,还有靠“自学成才”的
60年代即是华电工程师的张世昌。这些人才,多是因政治运动,先被排挤到学校再被下放到宿迁。当时工厂设计的晶体管图示仪和集成电路测试仪以及微波测试仪器产品畅销全国
龚维蒸老师原为系主任,当时已有
50岁,头发花白,是南工(现南京东南大学)双专业的
50年毕业的本科生,也是中国第一本《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教材的编写者。在工厂是结构设计室的主任,当时我们有
6~7个高中毕业生跟他学模具设计和仪器结构设计。每天半天学习理论和做作业,半天工作。当时的工厂主产品
JT-
1、
JT-
3晶体管图示仪畅销,每台成本几千块,每台销售价
7万
5千块。市场竞争也不激烈。 龚维蒸老师主要给我们上
4种课,《机械制图》,《材料力学》,《冷冲模设计》《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他讲课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结合实例,总是鼓励人,从不批评人,也从没看过他发过脾气,真正的敦厚长者。当时我们基础实在是太差,他讲完一点,总是会问:听懂了么?因为我的好问和勤奋,使我很快在几个人中脱颖而出。
2年多的上课使我打下了良好的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理论基础,我当时还花半个月的工资买了铁摩辛柯的《材料力学》硬啃了很长时间
,一直到读了大学才

! 以上内容是行业相关标准的节选,内容与标题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只是为了利于搜索引擎的收录,具体项目办理细节及流程欢迎您来电咨询,
代理申报工程师项目
我们凭借相关人事局渠道,可以为广大个人提供最专业、最便捷的工程师职称代理申报。助理工程师申报一般15天左右出证。由于我们是批量代理申报,所以价格实惠,代理申报效率较高
联系方式公司地址:南京市鼓楼区中央路417号先锋广场1033室联系人:田雨 (业务经理)手机号码:13770757514联系电话:025-66639027
QQ:45347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