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Power S3120系列交换机能在二层上实现所有的端口IP数据包的全线速转发,并具有完善的安全管理、QoS、组播能力等功能。MyPower S3120系列交换机能根据用户定义对数据包进行二至七层过滤,结合802.1x认证协议,以及迈普特有的相关安全功能,满足用户安全性要求。MyPower S3120系列交换机能满足企业网、IP城域网视频、音频高优先级数据及其它特定数据对交换机的特定需要,能将需要转发到核心网的数据汇聚后传到核心网,可以为企业网中心、IP城域网、小区汇接提供低成本、高性能、扩展性强、管理简单的解决方案。
增强的端口适应能力
端口10/100M、半/全双工自适应、MDI-X/MDI-II极性自动识别;当端口速率为10M时,采用标准5类线传输距离可达200米,为100M时可达120米;支持端口线路检测(VCT)技术,可以对线路故障进行自动判断。
全面协议支持
提供如IEEE 802.3、IEEE 802.3x、IEEE 802.3u、IEEE 802.ad、IEEE 802.1D、IEEE 802.1Q等协议支持,能够灵活的满足客户的二层功能的需求。
多业务支持能力
支持QinQ、VLAN Mapping功能,为行业用户的多业务隔离和运营商的城域网业务提供灵活的解决方案。
支持IGMP Snooping及组播VLAN技术,适合于运营商三网融合建设以及企业网客户视频通讯要求。
同时提供PoE远程供电,可以方便部署IP Phone和无线AP,以满足多业务需要。
完善的安全策略
支持802.1x和MAC地址认证功能,支持用户账号、IP、端口等用户标识的静态或动态绑定,实现用户策略的下发及管理,及时诊断网络非法行为。
MyPower S3120系列交换机还提供ARP Guard技术有效防止ARP欺骗攻击,同时支持AM功能对端口转发报文进行过滤。
完善的OAM功能
传统的网络运维管理下,用户往往耗费大量人力,但运维效率效率低下。MyPower S3120系列交换机支持以太网OAM功能,支持IEE802.3ah和IEEE802.1ag,支持不同层面的链路连通性检测、故障定位等能力。通过采用链路级OAM机制、借助端到端的OAM技术,及时检测缺陷、诊断缺陷、定位缺陷线路问题,监测有效性和网络性能,如丢包率、时延、抖动等。实现对服务故障进行主动告警,协助用户进行连接故障的检测、验证和隔离。
强大的访问控制能力
支持二到七层的访问控制,可以根据源、目的MAC地址、源、目的IP地址、UDP/TCP端口号、IP协议类型等信息对数据流进行分类,根据数据分类设定访问控制规则,可以设定permit或deny,然后将规则应用于VLAN或者物理端口。
丰富的QoS机制
支持每端口8个QoS队列,支持802.1P和DSCP优先级队列,提供SP及WRR等优先级队列调度算法,能够实现端口限速,满足用户网络对数据处理优先级的要求;
全面网管支持
提供SHELL、TELNET、WEB、SNMP、集群管理、第三方软件等网管支持,能够实现跨平台、规模化网络管理,友好的人机界面,为用户管理设备、掌控网络情况提供了强大支持。
支持网络虚拟化架构,实现配置统一管理和数据同步转发功能
支持VST 虚拟化功能,可以将多台交换机虚拟化为单台交换机,进行统一管理和统一表项的数据转发。多台交换机堆叠后,主交换机可以对从交换机直接进行管理,以全局的方式进行配置命令下发;可以实现主、从交换机的转发表项自动同步功能。支持千兆普通光口堆叠,可以实现本地或者远程的堆叠功能,部署更为方便。
堆叠技术的实际部署,在整个网络运维层面上实现简化管理、简化业务运行模式、弹性扩展、网络整体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等优势。
支持以太环网技术,实现50ms链路倒换
支持以太环网技术,在单环、双环/多环、相切环、相交环等多种组网环境下都可实现50ms的网络保护,保证IP数据业务连续性,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可以满足大型网络的交换机广域网直接互联的部署需求。
硬件规格 | ||||||
产品型号 |
SM3120-20/28TC-AC |
SM3120-20/28TP-AC |
SM3120-52TC-AC | |||
物理端口 |
16/24个10/100M电接口,2个10/100/1000M电接口,4个SFP千兆接口 |
16/24个10/100M电接口,2个10/100/1000M电接口,4个SFP千兆接口 |
48个10/100M电接口,2个10/100/1000M电接口, 4个SFP千兆接口 | |||
整机交换容量 |
64Gbps | |||||
IPv4包转发率 |
9.6Mpps/13 Mpps |
9.6Mpps/13 Mpps |
18Mpps | |||
POE功能 |
--- |
支持 |
--- | |||
VLAN |
4K | |||||
平均无故障时间 |
8万小时 | |||||
外形尺寸mm (W×D×H) |
440mm x 220mm x 44.2mm |
440mm x 320mm x 44.2mm |
440mm x 220mm x 44.2mm | |||
输入电压(AC) |
90~265V,50~60Hz | |||||
功耗 |
24W/25W |
435W/448W |
40W | |||
工作温度 |
0~45℃ | |||||
工作湿度 |
10~90% 不结露 | |||||
软件特性 | ||||||
链路层协议与技术 |
局域网 |
支持MAC地址学习数目限制;静态MAC配置;黑洞MAC | ||||
动态和静态ARP、代理ARP、免费ARP | ||||||
Ethernet,Ethernet II、VLAN、802.3x、802.1p、802.1Q、802.3ad | ||||||
支持QinQ和灵活QinQ、vlan mapping | ||||||
STP/RSTP/MSTP、GVRP、Super Vlan、Pvlan、Voice VLAN、Ulpp、Monitor link;支持BPDU TUNNEL、PPPOE+、EIPS | ||||||
多对一、多对多端口镜像,远程端口镜像,流镜像 | ||||||
POE |
POE功能 |
802.3af、802.3at、支持优先级、抢占功能、故障自动监测 | ||||
安全 |
安全功能 |
AAA、PORTAL、802.1X、RADIUS、TACAS+、SSH、端口安全、用户分级、端口隔离、dhcp snooping、DAI、arp check、ip source guard | ||||
攻击防御 |
URPF、LAND攻击、SYN Flood攻击、Smurf攻击、Ping Flood攻击、TearDrop攻击、Ping of Death攻击、TCP报文攻击、ICMP报文攻击、TCP/UDP报文目的端口等于源端口攻击检测 | |||||
网络协议 |
路由器协议 |
默认路由,静态路由 | ||||
组播协议 |
IGMP v1/v2/v3、IGMP PROXY、IGMP filter、MLD v1/v2、MVR | |||||
IGMP Snooping、MLD v1/v2 Snooping | ||||||
IP应用 |
DHCP Server、DHCP Client、DHCP Relay、DHCP Snooping、Option 43 、60、82 | |||||
DHCPv6 Server、DHCPv6 Client、DHCPv6 Relay、DHCPv6 Option 6/16/18/37/60/82 | ||||||
DNS、PING | ||||||
FTP Server、FTP Client | ||||||
IP Accounting、UDP Helper、NTP | ||||||
IPv6 |
IPv6基本功能:IPv6 ND,IPv6 PMTU,IPv6 ACL | |||||
DS-Lite、IPv4/v6 Dual Stack | ||||||
QoS |
流分类 |
基于端口、MAC地址、IP地址、IP优先级、DSCP优先级、TCP/UDP端口号、协议类型等 | ||||
流量监管 |
CAR | |||||
拥塞管理 |
SP、WRR、SP+WRR | |||||
拥塞避免 |
RED、WRED | |||||
堆叠 |
堆叠功能 |
支持菊花链模式、星型模式,最大支持8台堆叠 | ||||
支持1000M接口堆叠 | ||||||
管理 |
网络管理 |
Console口登录管理、HTTP、Telnet(VTY)远程管理、WEB管理、SSH管理、SNMP V1/V2/V3、RMON 1/2/3/9、SYSLOG、DDMI | ||||
线路管理 |
端口线路检测(VCT)、UDLD | |||||
流量分析 |
Sflow流量分析 | |||||
OAM |
网络质量保证(SLA) |
支持网络的时延、抖动、丢包率等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