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特点: | 泵的工作部分由缸体.活塞.活塞杆.密封组.进排液阀等组成. 1,泵的缸体是进液和排液的主要容器,处于低温状态由真空夹套绝热以保持其内液体长时间的低温.全部零件材料选用低温性能好,导热系数小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 2,活塞与活塞杆制成一体,活塞组采且泄漏很小的涨圈密封型式,活塞杆轴封采用组合式轴向预紧密封,且远离泠端,始终处于热的状态而保持弹性.由于采用了480rpm的较高转速和28mm的短活塞行程,活塞速度小,活塞环的寿命长. 3,进液采用轴向进液,保证了较低的吸入压头,径向排液出口在泵体中部,排液阀组从接头处装入,装拆方便不用拆卸泵体的其他零件.缸体进液前有过滤器,防止杂质异物进入损坏泵阀和和运动部件. 4,排液管接有出口缓冲器,减少高压脉动. 5,传动箱是泵的驱动部分,它以一台恒力矩的电磁调速电机作为动才源,通过皮带轮减速传动,带动偏心轴.连杆.销轴.十字导承传递动力给活塞杆,并通过中间体悬臂支撑整个泵体. 6,十字导承与活塞杆的连接采用了可微调对中结构减少了由于对中误差引起的力矩.通过电磁调速电机(滑差电机)的控制箱很容易实现恒转矩无级调速,达到改变流量的目的. | 主要技术规范: | 主要技术规范 | 指标 | 工作介质 | 液氧 液氮 液氩,液态二氧化碳及液态天然气等 | 进口压力 | 0.1-0.45Mpa | 最大排出压力 | 20Mpa | 最大排出流量 | 50L/h---500L/h | 泵转速 | 60~480r.p.m | 活塞行程 | 28mm | 缸 径 | 32mm
| 驱动功率 | 5.5kw | 电机转速 | 125-1250r.p.m | 配用电机型号 | YCT200-4A | 泵总重量(不包括电机) | 约445kg | 环境温度 | -10 ~40![](http://www.xucom.com/kf/tu4-2/3.gif) | 相对湿度 | 不超过90%(20 以下) |
| 泵的安装: | 1,泵的安装位置 泵应安装在有防雨设施的室外或通风良好的室内,同时应防火耐热,如果介质是液氧,周围必须无油脂和其他可燃物,严禁使用沥青地面. 泵的进口应尽可能靠近并低于低温液体贮罐底部的液体出口才0.8m以上,连接管线尽量短些,最好能在1m 以内,同时泵的回汽管线也应尽量短些,并将阻力损失减到最小. 2,泵的基础 泵的基础参考基础图.由于泵座是整体的,一般有工厂混凝土地坪时也可不另打基础,但为避免冲击振动,建议按基础图的位置安装地脚螺栓或用压板牢固压住泵座使用. 3,泵的底座安装 泵的底座安装调整时,应使泵体轴线在进液端略上倾斜(约5度),决不可向下倾斜. 4,泵的管道 泵的进液管道及回汽管道应安装金属波纹软管与泵冷端接头相连,进液管道.回汽管道及阀门均应很好绝热保冷,以使进入泵头的液体有足够的过冷度. | 使用与维护: | 1,泵的操作 (1)启动前的准备 a.将泵与传动箱联接脱开(拆卸连接法兰和中间体螺栓) b.拆开冷端法兰盖过滤器,缸体,活塞部分仔细用四氯化碳洗净吹干,复位装好 c.打开传动箱盖栓查内部有无异物,是否清洁,连杆销轴档圈是否完好 d.传动箱内加N68号机油,油位至连杆销轴中心位置为准 e.栓查皮带传动部分,调节皮带松紧程度至需要盘车看是否灵活 f.按电磁调速电机控制器使用说明书检查并调试控制器 g.将传动箱与泵中间体全部联接好,仔细调节连接螺栓,使活塞杆行程极限位置符合要求,(出厂时已调整,一般只需要盘车检查)同时用手盘车看有无卡滞现象,直至运动灵活为止 h.检查各管路接头处连接是否可靠,气密性是否良好 i.泵体预冷:低温液体泵开车前必须预冷,不允许泵在热的状态下开车,打开管道进液阀使液体进入缸内,打开回气阀,使汽化液体排出,泵体温度逐渐下降到操作温度,再盘车,看有无卡滞现象 j.通过适当提高低温液体进口压力,增加进泵液体过冷度2-3 ,但压力以提高0.02Mpa内为宜. (2)启动与动转 a.全开排液管线上的排液阀,启动电机,将泵转速调至150rpm(电机转速400rpm),观察泵的运转是否正常. b.一切正常后,逐步提高转速至600rpm(电机),慢慢关小管道上排液阀逐步提提高压力至5Mpa. c.检查活塞杆密封圈有无渗漏,杆上是否结冰,有渗漏时可将压紧圆螺母适当拧紧增加密封压力. d.检查各接头密封垫有无泄漏. e.一切正常后,将泵转速逐渐提高达到所需的流量. f.停车时先停电机,然后才能关闭管道的进,排液阀打开吹除阀,排出泵内液体 . 2.维护 (1)保持传动箱内油位高度,油温超过75 时停机检查. (2)泵体部分应严格除油,拆换时更应注意. (3)操作人员应随时注意观察密封处是否渗漏,工作介质为液氧时更应注意,否则影响泵的安全使用. (4)由于泵的真空绝热会受真空度的降低而变差,因此,在真空度降低时,应考虑重新抽真空. (5)泵密封垫在接头拆卸后应即时更换新件,保证密封可靠. (6)拆卸泵体时应在泵体达到空温后进行,否慢会损坏零件和吸潮. | 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 故障现象 | 可能原因 | 处理方法 | 电机不转 | 断电或接线错误 | 正确接线,详细检查 | 没有排压或排压达不到设计要求 | (1)预冷不够 | (1)继续预冷 | (2)排液管路密封不良 | (2)改进密封 | (3)进、排液阀有异物 | (3)检查进、排液阀去除异物 | (4)进、排液阀磨损 | (4)修复或更换液阀 | (5)活塞环损坏 | (5)更换新环 | 电机启动后活塞杆不运动 | (1)连接螺栓损坏 | (1)更换 | (2)连接螺栓未连接好 | (2)重新接好 | (3)皮带打滑 | (3)调紧或更换 | (4)活塞冰结 | (4)去除缸中水份 | (5)轴封过紧 | (5)重新调节 | 密封渗漏 | 磨损或装配不当 | 更换或压紧或重新装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