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管(UPVC管)硬聚氯乙烯管,是由聚氯乙烯树脂与稳定剂、润滑剂等配合后用热压法挤压成型,是最早得到开发应用的塑料管材。UPVC管抗腐蚀能力强、易于粘接、PVC管价格低、质地坚硬,但是由于有UPVC单体和添加剂渗出,只适用于输送温度不超过45℃的给水系统中。塑料管道用于输送饮用水,废水,化学品,加热液和冷却液,食品,超纯液体,泥浆,气体,压缩空气和真空系统的应用。
PVC可分为软PVC和硬PVC。其中硬PVC大约占市场的2/3,软PVC占1/3。软PVC一般用于地板、天花板以及皮革的表层,但由于软PVC中含有增塑剂(这也是软PVC与硬PVC的区别),物理性能较差(如上水管需要承受一定水压,软质PVC就不适合使用),所以其使用范围受到了局限。硬PVC不含增塑剂,因此易成型,物理性能佳,因此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聚氯乙烯材料生产过程中,势必添加几种助剂,如稳定剂,增塑剂等等,倘若全部采用环保助剂,那PVC管材亦是无毒无味环保的制品。
PVC-U和UPVC就是我们通常说的PVC管,只是写法的顺序不一样而已。
PVC生产过程中,为了增加PVC的塑化性能,提高生产效率,会添加增塑剂(如DOP,DBP,DINP等),而添加增塑剂的PVC制品会比较软。
一般我们将加工过程中不添加增塑剂的PVC制品统称为UPVC,亦可写作PVC-U。
PVC管用途
PVC管的本质是一种真空吸塑膜,用于各类面板的表层包装,所以又被称为装饰膜、附胶膜,应用于建材、包装、医药等诸多行业。其中建材行业占的比重最大,为百分之六十,其次是包装行业,还有其他若干小范围应用的行业。
PVC管分为PVC给水管和排水管两种,用于市政给排水、工业给排水、民用给排水、灌溉、植被浇水等。
PVC管产品特点
1、PVC-U管材、管件,物化性能优良,抗冲击强度高,流体阻力小,较同口径铸铁管流量提高30%,抗老化性好。
2、管道对无机酸、碱、盐类耐腐蚀性能优良,适用于工业污水排放及输送。
3、管道摩阻系数小,水流顺畅,不易堵塞,养护工作量少。
4、管道线膨胀系数小,为0.07mm/m,受温度影响变形量小。导热系数和弹性模量小,与铸铁排水管相比抗冰冻性能优良。
5、管材、管件连接可采用粘接,施工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有力地加快工程进度和降低施工费用。
6、节约建筑费用,使用PVC-U管材、管件比使用同样规格的铸铁管系统的综合造价低。
7、材料氧指数高,具有自熄性。
8、本公司产品以白色为主,色泽明快,光滑平整。
PVC管施工注意事项
1,R型口管道安装
管道敷设的沟槽应符合规范点,砂土垫层符合要求,将管道按水流方向顺向敷设(管道小头是水流出方向),将管材R口内壁清理干净,放置密封圈,密封圈坡口向外,放置后按轴向推拉均匀入位,再径向拉动以消除安装时密封圈的皱褶,清理管材小头表面的灰尘污物,绑好拉紧装置,在密封圈坡口处均匀涂抹洗洁灵,在要插入的管材小头坡口处也均匀涂抹洗洁灵,把管道大头对入小头,管材用垫木垫平,用力拉拉紧器,在拉紧的同时摇晃大头的管材并注意调整防止偏出,在插入插入线时停止拉紧,用电筒从管端照射看看密封圈是否顶跑,如缝隙均匀则安装正确,如密封圈顶跑则缝隙不均匀,需拔除后重新安装
2,直口管道安装
管道敷设和R口管道一样,安装时把扩口端内壁插入端外壁清理干净,在扩口端内壁前段均匀涂抹胶水后段可不涂抹胶水,在插入端外壁均匀涂抹胶水,迅速插入扩口内,大口径管道用锤垫木板敲打直至插入深度,注意胶水的涂抹量,要匀而不多,切忌内壁胶水过多流入接口腐蚀管道造成漏水
3、管道支墩
作为给水管材,U-PVC管应用已有一段时间,但相关标准、规范很不齐全,如管道支墩作法,金属管材支墩做法已有相对完整的标准图集,施工人员对金属管材支墩做法已熟悉,实践中,施工人员往往按金属管材支墩作法砌筑U-PVC管材支墩,而U-PVC管与金属管材因其材质特点有很大不同,应区别分析,规范中明确规定“U-PVC管道不得采用3600满包混凝土进行地基处理或增强管道承载能力”。为避免因管道伸缩局部应力集中而损坏管道,影响管道供水安全可靠性,结合相关规范及地区土质特点,对支墩砌筑进行规范,制定出施工标准,规范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4,回填土
回填时按规范先放置软沙土,再回填软土,禁止带石块的的回填土回填
5,压力试验
一般按规范试压,在压注水时确保排气阀,泄压阀工作正常,注水完毕后保养2-5小时后方可开始试压,结合施工实践中的体会,要推广落实使用好U-PVC管,要根据国家标准、规范,结合特点制定企业的设计规范,施工标准,验收标准。同时要做好培训工作,更好的推广U-PVC管。
PVC管规格
颜色:一般为白色或灰色,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长度:管材长度一般为4m,6m,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连接方式:采用溶剂粘接式、弹性密封圈式;
材料:生产管材的材料为PVC—U混配料,混配料以PVC树脂为主;
执行标准:GB/T 10002.1-2006
http://www.ny-huaxin.com/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