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化水设备_纯化水设备_纯水、高纯水制取设备、水处理设备 环保
| 产品名称 | 自控连续式钠离子交换器 | 产品说明 | | 用途:ZDSF系列自控连续式钠离子交换器是目前国内先进的软化水处理设备。适用于供热供汽的工业锅炉和生活锅炉的补给水及所有行业工艺用水的软化处理。 |
|
|
用途:ZDSF系列自控连续式钠离子交换器是目前国内先进的软化水处理设备。适用于供热供汽的工业锅炉和生活锅炉的补给水及所有行业工艺用水的软化处理。 原理:本设备属自控单阀双柱连续产水浮床型,交换原理与所有钠离子交换器相同。设备集交换、自控、再生三个系统为一体。交换系统由两个交换柱和一个根据对位原理特殊设计的旋转阀组成;自控系统定时驱动旋转阀转动一固定角度,各种液体在旋转阀的控制下,实现相对移动和周期转换;再生液由再生系统自动供给。两个交换柱交替循环工作,从而实现了产水自动连续化 特点: 1、 设备运行周期长短和进盐量可根据原水硬度的高低选择调整, 树脂用量少,盐耗低,水质优,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2、 设备适应性强,对高硬度原水(≤28mmol/l)一次软化后软化水残余硬度≤0.03mmol/l。 3、 设备连续产水,不需备用交换器,不需另设盐池盐泵和压力容盐器。 4、 设备重量轻,占地面积小,不需专用厂房,不需砼基础,土建、购置、安装、运行、维护费用低。 5、 设备出厂已装填树脂,安装简便,只需接通进出水管和电源,即可开机产软水。 6、 设备节能效果显著,与同类产品相比,节省投资50%,节盐30%,节省清洗水量60%,并减轻环境污染。 技术参数: 项目名称 | 单位 | 型 号 / 参 数 | ZDSF-0.5 | ZDSF-1 | ZDSF-2 | ZDSF-4 | ZDSF-8 | ZDSF-12 | ZDSF-20 | ZDSF-40 | ZDSF-60 | ZDSF-80 | ZDSF-100 | 进水压力 | Mpa | 0.15-0.25 | 0.15-0.25 | 0.15-0.25 | 0.2-0.3 | 0.2-0.3 | 0.2-0.3 | 0.2-0.3 | 0.2-0.3 | 0.2-0.3 | 0.2-0.3 | 0.2-0.3 | 产水量 | m3/h | 0.4~0.6 | 0.8~1.2 | 1.6~2.4 | 3.6~4.5 | 7~9 | 11~13 | 18~22 | 35~45 | 55~65 | 75~85 | 90~110 | 原水悬浮物 | mg/h | ≤2 | 原水硬度 | mmol/l | Ⅰ型≤10 Ⅱ型≤15 | 软水残硬度 | mmol/l | ≤0.03 | 再生剂比耗 | | 1∶1.4 | 耗水率 | % | <5 | 电源及电耗 | 单相 220V 50HZ〈1.0kw/千吨产水 三相 380V 50HZ〈1.0kw/千吨产水 | 电机功率 | kw | 0.18 | 0.18 | 0.18 | 0.55 | 0.75 | 0.75 | 0.75 | 1.1 | 1.1 | 1.5 | 1.5 | 交换柱 | 数量 | 个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内径 | mm | 100 | 150 | 200 | 300 | 420 | 520 | 640 | 820 | 920 | 1020 | 1280 | 树脂填装量 (kg) | Ⅰ | 20 | 40 | 86 | 210 | 410 | 630 | 960 | 1384 | 1740 | 2340 | 2880 | Ⅱ | 28 | 56 | 120 | 280 | 540 | 820 | 1200 | 1728 | 2175 | 2780 | 3500 | 设备外型尺寸 | 长 | mm | 880 | 950 | 1190 | 1300 | 1680 | 1820 | 2070 (1600) | 2524 (1890) | 2760 (2090) | 3280 (2490) | 3800 (2910) | 宽 | mm | 440 | 540 | 680 | 820 | 1050 | 1250 | 730 (730) | 910 (855) | 1010 (955) | 1200 (1050) | 1400 (1364) | 高 | mm | 1820 | 1820 | 2000 | 2040 | 2160 | 2160 | 2260 (1360) | 2510 (1450) | 2550 (1450) | 2650 (1400) | 2800 (1400) | 设备总重量(kg) | Ⅰ | 180 | 260 | 380 | 690 | 1240 | 1650 | 2060 | 3180 | 4620 | 4920 | 5160 | Ⅱ | 200 | 300 | 420 | 790 | 1400 | 1890 | 2360 | 3800 | 5400 | 5680 | 6000 | | 注:1.硬度单位mmoL/l的基本单元C(1/2Ca2++1/2Mg2+),均同。 2.外形尺寸分Ⅰ和Ⅱ型,Ⅱ型设备外形尺寸仅树脂柱高度在Ⅰ型设备基础上增高300mm.其他尺寸不变。 3.20-100m3/h设备为分体结构,括号内尺寸为再生装置尺寸,括号外尺寸为制水装置尺寸。 4.原水硬度大于15mmol/L水质的处理设备可特殊设计制造。 | |
|
当前产品:软水设备-->微电脑全自动软水器
| 产品名称 | 微电脑全自动软水器 | 产品说明 | | 微电脑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是我公司最新研制产品,功能与ZDSF系列软水器相同,由交换柱、微电脑控制器、供盐系统、底座及管路等部件组成。采用微电脑编程、无触点控制技术、开关电源技术及信号隔离技术,抗干扰能力强,电压适应范围广,工作可靠性高;具有断点记忆功能,能自动记忆设备停运时的各种技术参数,恢复运行时从断点接着运行,节电、省时、操作灵活方便。 |
|
|
微电脑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是我公司最新研制产品,功能与ZDSF系列软水器相同,由交换柱、微电脑控制器、供盐系统、底座及管路等部件组成。采用微电脑编程、无触点控制技术、开关电源技术及信号隔离技术,抗干扰能力强,电压适应范围广,工作可靠性高;具有断点记忆功能,能自动记忆设备停运时的各种技术参数,恢复运行时从断点接着运行,节电、省时、操作灵活方便。 技术参数: 项目名称 | 单位 | 型 号 / 参 数 | ZDSF-0.5 | ZDSF-1 | ZDSF-2 | ZDSF-4 | ZDSF-8 | ZDSF-12 | ZDSF-20 | ZDSF-40 | ZDSF-60 | ZDSF-80 | ZDSF-100 | 进水压力 | Mpa | 0.15-0.25 | 0.15-0.25 | 0.15-0.25 | 0.2-0.3 | 0.2-0.3 | 0.2-0.3 | 0.2-0.3 | 0.2-0.3 | 0.2-0.3 | 0.2-0.3 | 0.2-0.3 | 产水量 | m3/h | 0.4~0.6 | 0.8~1.2 | 1.6~2.4 | 3.6~4.5 | 7~9 | 11~13 | 18~22 | 35~45 | 55~65 | 75~85 | 90~110 | 原水悬浮物 | mg/h | ≤2 | 原水硬度 | mmol/l | Ⅰ型≤10 Ⅱ型≤15 | 软水残硬度 | mmol/l | ≤0.03 | 再生剂比耗 | | 1∶1.4 | 耗水率 | % | <5 | 电源及电耗 | 单相 220V 50HZ〈1.0kw/千吨产水 三相 380V 50HZ〈1.0kw/千吨产水 | 电机功率 | kw | 0.18 | 0.18 | 0.18 | 0.55 | 0.75 | 0.75 | 0.75 | 1.1 | 1.1 | 1.5 | 1.5 | 交换柱 | 数量 | 个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内径 | mm | 100 | 150 | 200 | 300 | 420 | 520 | 640 | 820 | 920 | 1020 | 1280 | 树脂填装量 (kg) | Ⅰ | 20 | 40 | 86 | 210 | 410 | 630 | 960 | 1384 | 1740 | 2340 | 2880 | Ⅱ | 28 | 56 | 120 | 280 | 540 | 820 | 1200 | 1728 | 2175 | 2780 | 3500 | 设备外型尺寸 | 长 | mm | 880 | 950 | 1190 | 1300 | 1680 | 1820 | 2070 (1600) | 2524 (1890) | 2760 (2090) | 3280 (2490) | 3800 (2910) | 宽 | mm | 440 | 540 | 680 | 820 | 1050 | 1250 | 730 (730) | 910 (855) | 1010 (955) | 1200 (1050) | 1400 (1364) | 高 | mm | 1820 | 1820 | 2000 | 2040 | 2160 | 2160 | 2260 (1360) | 2510 (1450) | 2550 (1450) | 2650 (1400) | 2800 (1400) | 设备总重量(kg) | Ⅰ | 180 | 260 | 380 | 690 | 1240 | 1650 | 2060 | 3180 | 4620 | 4920 | 5160 | Ⅱ | 200 | 300 | 420 | 790 | 1400 | 1890 | 2360 | 3800 | 5400 | 5680 | 6000 | | 注:1.硬度单位mmoL/l的基本单元C(1/2Ca2++1/2Mg2+),均同。 2.外形尺寸分Ⅰ和Ⅱ型,Ⅱ型设备外形尺寸仅树脂柱高度在Ⅰ型设备基础上增高300mm.其他尺寸不变。 3.20-100m3/h设备为分体结构,括号内尺寸为再生装置尺寸,括号外尺寸为制水装置尺寸。 4.原水硬度大于15mmol/L水质的处理设备可特殊设计制造。 | | 当前产品:反渗透、EDI、纳滤-->EDI
| 产品名称 | EDI | 产品说明 | | EDI(Electrodeionization)是一种将离子交换技术、离子交换膜技术和离子电迁移技术相结合的纯水制造技术。它巧妙的将电渗析和离子交换技术相结合,利用两端电极高压使水中带电离子移动,并配合离子交换树脂及选择性树脂膜以加速离子移动去除,从而达到水纯化的目的。 |
|
|
概述 EDI(Electrodeionization)是一种将离子交换技术、离子交换膜技术和离子电迁移技术相结合的纯水制造技术。它巧妙的将电渗析和离子交换技术相结合,利用两端电极高压使水中带电离子移动,并配合离子交换树脂及选择性树脂膜以加速离子移动去除,从而达到水纯化的目的。 在EDI除盐过程中,离子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离子交换膜被清除。同时,水分子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这些离子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连续再生,以使离子交换树脂保持最佳状态。 EDI超纯水设备超纯水制造历史进程第一阶段:预处理过滤器——>阳床——>阴床——>混合床第二阶段:预处理过滤器——>反渗透——>混合床目前阶段:预处理过滤器——>反渗透——>EDI(无需酸碱) 近几十年以来,混床离子交换技术(D)一直作为超纯水制备的标准工艺。由于其需要周期性的再生且再生过程中消耗大量的化学药品(酸碱)和工业纯水,并造成一定的环境问题,因此需要开发无酸碱超纯水系统。 正因为传统的离子交换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现代工业和环保的需求,于是将膜、树脂和电化学原理相结合的EDI技术成为水处理技术的一场革命。其离子交换树脂的的再生使用的是电能,而不再需要酸碱,因而更满足于当今世界的环保要求 EDI系统特点: 自从1986年EDI膜堆技术工业化以来,全世界已安装了数千套EDI系统,尤其在制药、半导体、电力和表面清洗等工业中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同时在废水处理、饮料及微生物等领域也得到广泛使用。
 EDI设备是应用在反渗透系统之后,取代传统的混床离子交换技术(MB-DI)生产稳定的超纯水。EDI技术与混合离子交换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①水质稳定 ②容易实现全自动控制 ③不会因再生而停机 ④不需化学再生 ⑤运行费用低 ⑥厂房面积小 ⑦无污水排放 EDI工作原理: EDI模块将离子交换树脂充夹在阴/阳离子交换膜之间形成EDI单元。EDI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EDI模块中将一定数量的EDI单元间用格板隔开,形成浓水室和淡水室。又在单元组两端设置阴/阳电极。在直流电的推动下,通过淡水室水流中的阴阳离子分别穿过阴阳离子交换膜进入到浓水室而在淡水室中去除。而通过浓水室的水将离子带出系统,成为浓水. EDI设备一般以二级反渗透(RO)纯水作为EDI给水。RO纯水电阻率一般是40-2μS/cm(25℃)。EDI纯水电阻率可以高达18 MΩ.cm(25℃),但是根据去离子水用途和系统配置设置,EDI超纯水适用于制备电阻率要求在1-18.2MΩ.cm(25℃)的纯水。 EDI应用服务: EDI技术被制药工业、微电子工业、发电工业和实验室所普遍接受。在表面清洗、表面涂装、电解工业和化工工业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YR-EDI 进水要求成 分 范 围总可交换阳离子(包括Co2) < 25mg/L(以CaCo3计) PH值 5-9 硬度(CaCo3计) < 0.1 < 0.5 < 0.75 < 1.0 回收率 95% 90% 85% 80% 活性Sio2 < 0.5mg/L 总有机碳(TOC) < 0.5mg/L 游离氧 < 0.5mg/L YR-EDI 技术规格参 数 范 围单个模块流量 7.2-15GPM(1.6-3.4m3/h)正常回收率 80-95% 温度 40-100°F(5to38°C)进口压力 45-100psi(3.1-6.8Bar)输入电压 600VDC(最大)电耗 0.32-0.66KW.h/m3 外形尺寸 12"Wx24"Hx19"D 300mmWx610mmHx90mmD 
| 产品名称 | 纳滤 | 产品说明 | | 纳滤 ( NF,Nanofiltration)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纳滤膜的孔径范围在几个纳米左右。与其他压力驱动型膜分离过程相比,出现较晚。它的出现可追溯到70年代末J.E. Cadotte的NS-3 0 0膜的研究,之后,纳滤发展得很快,膜组器于80年代中期商品化。纳滤膜大多从反渗透膜衍化而来,如CA、CTA膜、芳族聚酰胺复合膜和磺化聚醚砜膜等。但与反渗透相比,其操作压力更低,因此纳滤又被称作“低压反渗透”或“疏松反渗透”( Loose RO )。 |
|
|
纳滤 ( NF,Nanofiltration)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纳滤膜的孔径范围在几个纳米左右。与其他压力驱动型膜分离过程相比,出现较晚。它的出现可追溯到70年代末J.E. Cadotte的NS-3 0 0膜的研究,之后,纳滤发展得很快,膜组器于80年代中期商品化。纳滤膜大多从反渗透膜衍化而来,如CA、CTA膜、芳族聚酰胺复合膜和磺化聚醚砜膜等。但与反渗透相比,其操作压力更低,因此纳滤又被称作“低压反渗透”或“疏松反渗透”( Loose RO )。

详情及应用: 纳滤分离作为一项新型的膜分离技术,技术原理近似机械筛分。但是纳滤膜本体带有电荷性。这是它在很低压力下仍具有较高脱盐性能和截留分子量为数百的膜也可脱除无机盐的重要原因。 纳滤分离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电子、食品和医药等行业,诸如超纯水制备、果汁高度浓缩、多肽和氨基酸分离、抗生素浓缩与纯化、乳清蛋白浓缩、纳滤膜-生化反应器耦合等实际分离过程中。与超滤或反渗透相比,纳滤过程对单价离子和分子量低于200的有机物截留较差,而对二价或多价离子及分子量介于200~500之间的有机物有较高脱除率,基于这一特性,纳滤过程主要应用于水的软化、净化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在百级的物质的分离、分级和浓缩(如染料、抗生素、多肽、多醣等化工和生物工程产物的分级和浓缩)、脱色和去异味等。主要用于饮用水中脱除Ca、Mg离子等硬度成分、三卤甲烷中间体、异味、色度、农药、合成洗涤剂,可溶性有机物,及蒸发残留物质。 随着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希望在治理废水的同时实现有价物质的回收,比如:大豆乳清废液中含有1%左右的低聚糖和少量的盐,亚硫酸盐法制备化纤浆和造纸浆过程出现的亚硫酸钙废液中含有2%~2.5%的六碳糖和五碳糖,制糖工业中出现的废糖蜜中含有少量的盐等等。 NF分离是一种绿色水处理技术,在某些方面可以替代传统费用高,工艺繁琐的污水处理方 法.其技术特点是:能截留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以及多价离子,允许小分子有机物和单 价离子透过;可在高温,酸,碱等苛刻条件下运行,耐污染;运行压力低,膜通量高,装置 运行费用低;可以和其他污水处理过程相结合以进一步降低费用和提高处理效果.在水处理 中,NF膜主要用于含溶剂废水的处理,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色度,硬度和异味.NF膜以其特殊的分离性能已成功地应用于制糖,制浆造纸,电镀,机械加工以及化工反应催化剂的回收等行业的废水处理.当前产品:超滤-->超滤技术
| 产品名称 | 超滤技术 | 产品说明 | | 早期的工业超滤应用于废水和污水处理。三十多年来,随着超滤技术的发展,如今超滤膜技术的应用领域已经很广,主要包括食品工业、饮料工业、乳品工业、生物发酵、生物医药、医药化工、生物制剂、中药制剂、临床医学、印染废水、食品工业废水处理、资源回收以及环境工程等等。 |
|
|

超滤技术的应用:
早期的工业超滤应用于废水和污水处理。三十多年来,随着超滤技术的发展,如今超滤膜技术的应用领域已经很广,主要包括食品工业、饮料工业、乳品工业、生物发酵、生物医药、医药化工、生物制剂、中药制剂、临床医学、印染废水、食品工业废水处理、资源回收以及环境工程等等。

超滤设备工作原理: 超滤是一种以筛分为分离原理,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过滤精度在0.005-0.01μm范围内, 可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粒、胶体、细菌、热源及高分子有机物质。可广泛应用于物质的分离、浓缩、提纯。超滤过程无相转化,常温下操作,对热敏性物质的分离尤为适宜,并具有良好的耐温、耐酸碱和耐氧化性能,能在60℃ 以下,pH为2-11的条件下长期连续使用。

超滤设备的优点:
A.超滤膜元件采用世界著名膜公司产品,确保了客户得到目前世界上最优质的有机膜元件,从而确保截留性能和膜通量。 B.系统回收率高,所得产品品质优良,可实现物料的高效分离、纯化及高倍数浓缩。 C.处理过程无相变,对物料中组成成分无任何不良影响,且分离、纯化、浓缩过程中始终处于常温状态,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质的处理,完全避免了高温对生物活性物质破坏这一弊端,有效保留原物料体系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 D.系统能耗低,生产周期短,与传统工艺设备相比,设备运行费用低,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E.系统工艺设计先进,集成化程度高,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操作与维护简便,工人劳动强度低。 F.系统制作材质采用卫生级管阀,现场清洁卫生,满足GMP或FDA生产规范要求。 G.控制系统可根据用户具体使用要求进行个性化设计,结合先进的控制软件,现场在线集中监控重要工艺操作参数,避免人工误操作,多方位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