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报国正当时_记烟台市福山区政协委员李巨涛
采访李巨涛,是他刚从北京设立的办事处回来,北京申奥成功的喜讯传来,他立即就盯上了商机无限的“奥运经济”,在2008年奥运会举办地北京和青岛分别设立起办事处,争取参与比赛场馆的建设施工,以实际行动支持奥运会成功举办,实现自己知识报国、产业兴邦的心愿。
李巨涛今年31岁,曾在日本攻读工商管理专业4年,1997年12月学成回国后,谢绝了许多地方的高薪聘请,回到家乡烟台市福山区城里村,接受一办集体企业。当时,企业只有23名员工,年产值不足百万。创业伊始,李巨涛就运用国外先进管理经验,进行资产重组,同时对人员和机构也着手进行优化改组,推行全方位程序管理和质量管理,在原来企业的基础上成立起烟台鑫汇空间钢结构有限公司。钢球网架是承重和装饰性工程,代表着空间结构发展的新技术。李巨涛认识到科技和人才在竞争发展中的“灵魂”作用,见贤思齐,用 长远视野指导经营决策。烟台大学土木工程系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直接援助下建成的,有较强的智力队伍和较完善的试验设施,其结构工程实验室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经过一个时期的登门磋商,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企业与烟台大学土木工程系进行了校企联姻,“鑫汇”成为烟大钢结构科研教学试验基地,烟台你大学每月两次派出专家教授到企业讲授专业知识课,对企业工程难题进行科研攻关,并为企业在工程试验和施工上给予各种科研仪器使用上的方便,优先推荐优秀毕业生进企业工作:企业为在校学生科研实习提供一流现场,同时设立“鑫汇钢结构奖学金”,奖励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强强联手,校企业互动,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科技升级有了质的飞跃。
在烟台大学作为技术和智力依托的基础上,李巨涛放开手脚,一步一层楼地施展企业的腾飞构划。在烟台人才市场常年挂牌,向钢结构专门人才敞开大门,真诚招财,高新留才,用才展才,在全区私营企业中第一家为专家和技术人员提供300平方米独门独院的别墅楼。为提高设计水平,公司引进了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及相应软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设计开发方式上的更新换代,一项设计的周期过去需要几个月,而现在只用几天。公司还建立起“一个设计,逐级审核”制度,集中大家的智慧,争取用一流的设计和质量取信于用户,赢得市场青睐。烟台绕城高速公路杜家瞳收费站和古现收费站的网架设计和施工安装工程,被评为烟台绕城高速公路的样板工程。在李巨涛知识创业思想的牵引和灌注下,企业具备了数万平方米建筑同事开工的能力,在短短的几年间建立和拥有了铁一般的诚信,钢一样的内力。去年,公司完成产值1500万元,被镇党委、政府赋予“创业金牌”,现在,企业员工达到153人。
“有了金刚钻,橄榄瓷器活。”如今,李巨涛正把参与奥运会场馆建设作为公司未来七年中最大的目标,他相信,经过努力,自己的蓝图一定会变成现实。[奥林峰情李巨涛] [城里村李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