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设计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和地方法规: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2《脉冲电子围栏及其安装和安全运行》GB/T7946-2008 《国际电围拦标准》GE1-61011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和要求》 《世界安全电围栏标准》CEI61011,AS/NZS60335 《本市安防工程用高压电子脉冲式探测器基本技术要求》沪公技防(2008)0013号 国家《脉冲电子围栏及其安装和安全运行》标准文件-GB/T7946-200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上海市重点单位重点部位安全技术系统要求防范》DB31/329.5-2005 《关于在居民住宅小区等技防工程项目中推广使用电子围栏周界报警系统的通知》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入侵探测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10408.1-2000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368-2001 《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GB/T15408-1994 《安全防盗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6796-1997  | 
电子围栏和一般周界防范产品优越性
      周界防范是通用安防系统的基础。与电子围栏相关的周界安防技术包括:主动防御的高压电网和被动探测的红外对射、振动电缆、感应电缆等。其他被动探测技术产品,依赖于报警后的抢险救援,徒增安全管理的被动压力和控制风险。
电子围栏与其他周界安防技术比较具有独特的优势:
主动防御
      电子围栏有形的物理屏障和无形的电击防御功能,给任何入侵者以强烈的心理威慑和攀越阻拦,大幅减少入侵动机和闯关概率,降低安保备勤压力和冲突风险,实现从被动探测的“关门打狗”到主动防御的“拒之门外”的根本转变。
强适应性
      周界结构由金属杆件和线缆构成,可根据各种基础、地质、地形、气象环境,方便灵活地设计结构、配置材料和组织施工,特别是突破了红外对射、微波墙等系统仅适合视距和直线及平坦区域的应用局限,不受地形高低和边界曲折形状的限制,满足所有项目周界安防需求。
低误报率
      激励器采用标准高能脉冲发送和回馈智能比较技术,可准确探测电击、短路、断路等异常情况,有效规避了其他探测技术易受环境(如树木、小动物、震动等)和气候(如雨、雾、风、雪等)影响的缺陷,确保极低的误报率。
绝对安全
      欧美在广泛的电子围栏应用中发展和完善了标准法规,包括激励器电气特性和安装规范,严格控制脉冲的电压(5-10KV)、能量(50欧姆标准负载小于5焦耳)、持续时间(小于0.01秒)和频率(大于1秒),克服了传统的高压电网(2-10KV)电击强度大且不受控、易导致接触者击伤或死亡的缺陷,确保安防所需的电击强度和避免人身安全直接或间接的伤害。
经济节能
      采用高能脉冲电击机制,每千米围栏功耗小于40瓦,比较传统的高压电网每千米围栏功耗5-12KW,可大幅较少运行费用,实现了经济节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