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属雕塑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所获得的对工具熟练运用的操作感,对材料特性的深入理解,以及对于艺术展览空间的尺度感,作品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都是提升艺术作品视觉感受与人文表达的重要素质。总之,从材料出发,是金属雕塑的创作基础,根据材料的特性进行造型,是创作构形深化的关键;而作品的材质和色彩,是提升观众艺术感受力的重要方式;最后,作品在空间中的表现形态,是使作品具有空间生命力,成为当代人文思想表现载体的关键。最终,所有材料的运用与艺术表达方式的选择,要立足于观念的打开,突出创新性的视觉艺术思维。通过对作品的特殊材质与结构造型的表达,启发观众的象征、隐喻、联想,使他们参与到对金属雕塑所展现的作品与现实事物的关系之中,从而使作品衍生出视觉性的展示意义。在这里,材料的材质支配了作品的主要功能,材料表达社会与人文的多种可能性在作品的转换中被逐渐打开。
国内比较早地系统地引入现代金属教学的是中国美院的李秀勤教授,她于1990年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美术学院,专攻金属雕塑。1997年,香港著名金属雕塑家文楼先生向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捐建了“文楼金属工作室”的基本设备,在中国的学院雕塑中第一次系统地引进了金属雕塑的教学。自那时以来,在中国的美术学院中金属雕塑教学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雕塑学科基础,中国美院、鲁迅美术学院、清华美院等院校都建立了各具特色的金属教学体系,这对于中国的美术学院古典泥塑写实雕塑教育体系向现代抽象与材料雕塑的现代转型是很好的促进方式。其中,鲁迅美院雕塑系聘请韩国雕塑家担任教授,将金属雕塑教学与抽象雕塑教学相结合,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就中国当代雕塑的整体状况来看,有关金属雕塑与抽象雕塑的创作与研究,还不够深入与全面。有鉴于此,中国雕塑学会从推动创作、研究学术的战略思路出发,于2008年9月在北京798创意广场举办了“金属之声”雕塑展(策展人曾成钢、殷双喜、孙振华、唐尧),适逢798艺术节期间,近十万观众中的许多人参观了这一展览,金属雕塑给他们带来了新奇与欣喜。从新时期中国雕塑的发展来看,这个展览虽然不算大而全,但参展艺术家和作品具有代表性,可以视为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展览。这表明,中国雕塑界更加关注具有艺术史意义的雕塑语言的研究,为推动中国雕塑家关注金属雕塑,从学术基础的层面提升中国雕塑的艺术水准,我们应该通过更多的具有专业性的学术展览推动中国雕塑的现代转型。欢迎在线索取莎欧特技术产品图库资料
验货:制作完成后我方拍照给客户确认或客户亲自到工厂验货或委托第三方验货
包装:气泡纸内包-纸箱外包
您对此产品的咨询信息已成功发送给相应的供应商,请注意接听供应商电话。
对不起,您对此产品的咨询信息发送失败,请稍后重新发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