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号DNA陀飞轮腕www.sczg.cc表是为了纪念嫦娥号登月成功而发行的,是一款值得收藏的手表,不仅一一非凡而且表型好看、手表耐用。还犹豫什么块订购吧:136-2125-9993/4000-690-111
一、机芯
1、陀飞轮
陀飞轮(法语:Tourbillon)是由法国著名钟表大师宝玑(Abraham Louis Breguet)于1795年发明,是机械钟表机芯中的一个装置。 陀飞轮装置的设计本身是用于怀表之上,因为怀表垂直的放在口袋中,或挂在颈上时,地心引力会影响摆轮摇摆速度,引致出现误差。
陀飞轮的原理基本上是把游丝、叉式杠杆和擒纵系统设计在同一轴上运作,陀飞轮在运行时会不断旋转,以减少地心引力所做成的影响。
但随着二十世纪手表的兴起,由于手表并非长时间垂直放置,因此陀飞轮装置对手表的作用已经没有怀表那么大,但陀飞轮装置极其复杂,直至今日,大量工序仍需手工完成。而且由于制作成本及工艺的要求相当高,因此陀飞轮变成了高档手表的代名词。
2、为了与探月表整体精细工艺相匹配,机芯后夹板又进行了再加工,由手工操纵雕镂机做批花日内瓦条纹处理,同时背部大齿轮作拉丝处理
二、表壳
表壳为18K玫瑰包金,其最大特色为分体表壳。
现在市面上决大部分手表(一般在十五万元以下)之表壳为整体冲压成型。而探月表陀飞轮型为分体表壳,即表壳分成几个部分分别制模加工,最终组合成成品表壳。此种工艺解决了以下问题
1、表壳上一些直面与曲面交界处的线条(相贯线)整体冲压是做不出来的,特别是锐角线,很难使线条清晰。而分体工艺可以使所有线条流畅清晰。而线条造型是一只腕表外型的生命。
2、整体冲压表壳限于结构特性,很多夹角处难以精细研磨,而分体表壳可以研磨完组装,确保处处精制。
3、方便在同一构件中实现不同表面处理,如抛光丶拉丝、批花等。
但分体表壳要将各组件最终组合成浑然一体的一支表壳,丝毫不露痕迹,其加工及装配需极其精细。首先各组件模具精度要比一般模具高一至两个数量级,其次每支表壳都要由一名老师傅选取一套组件单独研磨,电镀,最终配合出一支浑然天成的表壳。所以分体表壳之间组件在研磨电镀后是不能互换的。高精度模具,手工研磨装配,组件不可互换决定了分体式表壳每一支都是唯一的。也决定了此种工艺的高昴成本。
三、表盘
作为奢侈品,一款腕表的第一感官及品味体现,表盘的设计、做工、质感和光泽起了决定性作用:
1、表盘整体为三层结构:第一层为油压瓦棱纹电蓝,油压暗纹使其表面依角度不同变换出不同明暗的蓝色,体现出深运的太空感觉,又与计时部分两支蓝钢表针相映成趣,并镶两颗VS级真钻;第二层为拉丝电灰表面处理,镶56颗SI1级真钻(此等尺寸钻最高级别为SI1级)。第三部分为十二点钟计时盘面部分,为喷沙底配CD纹盘,独立嵌入结构。
2、镶钻:常规镶钻是将钻石埋入基材(表壳或表盘)中,因基材背面不透光,钻石只靠返射光,称为盲镶。而此表盘为瑞士CNC(数控加工中心)精雕镶嵌工艺。镶嵌位及爪位由CNC雕出,镶入钻石,定位爪收紧定位。因钻石镶于表盘表面之上,光线可由四周进入钻石并由顶面折射出来,光线效果大大优于盲镶。
另一个难点是28颗钻镶成一个平面,折射出的光线也应是一个平面,这要求一个平面中每粒微钻中57个加工面及每粒钻的镶嵌位高度一至。这全凭经验老道的镶工在选钻和镶嵌过程中全程把控。一枚表盘仅镶钻环节就需耗费50个工时以上。
四、附件
表带为法国软骨鳄意大利加工揉制
表扣为双开蝴蝶扣表面手工刮刀鱼鳞纹处理。
产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