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跟大家分享一系列的数据,一起分析MIM的市场潜力。
近几年,中国汽车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7年上半年,中国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445.67万辆和437.38万辆,同比增长22.36%和23.3%。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国,第一大汽车潜在市场。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零部件市场的快速发展。2006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销售收入达4035亿元。据预计,到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国内产值将达到7000亿元左右。
与此同时,我国金属粉末注射成形工业由于长期缺乏数量较大和附加值较高的零件需求,没有机会让金属粉末注射成形行业发挥它特有的优势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用于汽车和摩托车工业的金属粉末注射成形零件按质量计算在10年间几乎翻了一番。而用于附加值较低的农机工业金属粉末注射成形零件则几乎减少一半。可见,高附加值的金属粉末注射成形零件正逐步向汽车领域转移。据中国通用机械零部件协会金属粉末注射成形分会报告,2006年中国金属粉末注射成形零件及制品的产量增加了17.5%,达到约88000t。统计的产品类别包括铁铜基金属粉末注射成形零件、含油轴承以及摩擦材料。其中汽车市场金属粉末注射成形零件用量约为32000t,占37%,增长了28%;电动工具市场增长29%。
未来我国汽车金属粉末注射成形零件产品市场潜力将呈井喷增长。据资料显示,发达国家汽车制造业金属粉末注射成形制品的用量占其金属粉末注射成形制品总产量的绝大多数,如美国占90%,欧洲为80%,而我国目前尚不足40%。欧洲平均每辆汽车的金属粉末注射成形制品使用量是14kg,日本为16kg,美国已达到19.5kg以上,预计未来几年可能达到22kg,而我国目前平均每辆汽车金属粉末注射成形制品的用量却只有5kg左右。如果按年产500万辆车计算,我国全年汽车零件用钢铁粉末约2.5万吨左右,如果我国每辆汽车金属粉末注射成形制品的用量达到欧洲水平,加上保有量汽车金属粉末注射成形零件的更换,那么仅此一项的钢铁粉末就需要近10万吨,是当前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总需求量的1.25倍。
把握机遇,利用自身优势突破我国汽车零部件困局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高附加值的零部件需求将加速增长。与此同时,汽车产业链全球化的采购系已经形成,带给国内零部件企业商机显而易见。然而,我们是否能够握当前机遇,不仅是我国汽车零部行业突破当前困局的机遇,更是产业升级的契机。因此,充分利用自身势,扬长补短是产业突破困局的必手段。
虽然,当前我国的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水平相对国外发达国家依然有着不小的距离。但由于我国拥有原料供给的区域优势,作为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基础,依然有较强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金属粉末注射成形制品行业也呈加速发展(主要集中在东部及沿海地区),东部和沿海地区的年产量增长幅度均在10%以上。以山东为例,该省的生产企业由于引进了国外先进设备技术,生产高强度、高精度金属粉末注射成形零件,把金属粉末注射成形制品的质量、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粉末注射成型、粉末锻造、纳米技术、精细陶瓷等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提高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行业体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已有各类金属粉末注射成形企业40多家,产品应用各个领域。
MIM:/index_min.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