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过300支请电另议价、只要你有量.价格好商量.量大可定做加印LOGO免费起版
手机:13929550578何先生
手机:13710021678陈小姐
电话:020-34831032
传真:020-34831032
Q Q: 747 611 813
产品名称:豹狼神韵毛笔
型号:m2
产品规格:14*59mm(口径*出锋)
笔杆材质:实木
俗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的笔墨纸砚又称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特有工具。学习书法,必须具有这方面的知识,熟悉和掌握它们的特殊性能,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毛笔是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的纹饰花纹,可辨认出毛笔描绘的痕迹,6000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已用最原始的笔来绘画优美的纹样了。从3000年以前的殷商兽骨匕上就有墨书、朱书的文字,从中可以看出毛笔已具有圆健整齐的特点,笔画具弹性,起止较尖,中间偏前部分略粗,表现出毛笔书写的特有的效果。在甲骨文中已有毛笔的名称,当时把笔称“聿”殷商时的笔的形状究竟如何已无实物可见。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毛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笔。1954年6月,在长沙市左家公山,发掘了一座完整的战国木椁墓葬,出土了战国毛笔。这支毛笔,套在一支小竹管里,竹杆粗0.4cm,杆长18.5cm。据制笔的老技工观察,认为此笔是用上好的兔箭毛制成,长2.5cm,制法与现在有所不同,它不是将笔毛插在笔杆内,而是将笔毛围在笔杆一端,用丝线缠捆,外涂一层生漆。从其制作工艺和文物出土分布地区看,毛笔在战国时已被广泛使用,只是没有统一的名称,战国时的楚国笔是沿用殷商甲骨文中的名称“聿”,吴国则称“不律”,燕国称“弗”,秦国才称为“笔”。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中有“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拂”,“秦谓之笔,从聿从竹”的记载。传说秦大将军蒙恬发明毛笔,《太平御览》引《博物志》曰:“蒙恬造笔。”崔豹在《古今注》中也说:“自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但事实上,出土的文物已证明,毛笔远在蒙恬造笔之前很久就有了。意谓蒙恬作为毛笔制作工艺的改良者,其功亦不可没,而秦始皇只是统一了笔的叫法。清代大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的“造笔不始蒙恬”条中写道:“笔不始于蒙恬明矣。或恬所造,精于前人,遂独擅其名耳。”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始皇30年墓也出土了三支毛笔,笔杆竹质,上尖下粗镂空成腔,其中60号笔,长18.2cm,径0.4cm,笔毫长2.5cm。从秦、汉的竹简、帛书上所写的墨书看,此时毛笔已大量使用,并已相当完美。宜州溧水县中山(今江苏溧水、溧阳一带)和现安徽宣城一带,从晋唐以来,一直是出产名笔的地方。晋代时常用鼠须制成笔,称鼠须笔。据《书法要录》说:王右军写《兰亭序》用的就是鼠须笔,又传说钟繇、张芝都用这种笔。鼠须笔毫硬,弹性强,适合写劲挺而秀媚风格的书体。宋代以后才有羊毫笔,明清以后更加盛行。根据梁同书《笔史》记载,做笔毫的材料有31种之多,包括各种兔毛、羊毛、麝毛、貍毛、鼠须、虎毛、狐毛、狼毛、貂毛、獭毛、鹅毛、鸭毛、鸡毛、猪毛等等。各种毛的性能不一致,制成的毛笔性能也不相同,书写效果当然也不一样。
在秦以后的文人墨客们还给毛笔又起了许多的名称,如龙须、管、彤管、管子、翠管、银管、象管、筠管、斑管、毫管、寸管、麟管、麟角、麟角管、管城子、管城侯、毫、紫毫、兔毫、柔毫、弱毫、健毫、秋毫、寸毫、霜毫、银毫、中山毫、玉兔毫、秋兔毫、毫锥、毫颖、毫素、毫翰、翰、柔翰、弱翰、寸翰、霜兔、栗尾、佩阿、昌化、湖颖、鸡距、诸毛、毛颖、毛锥、毛锥子、插、蒙笔、侯笔、象笔、簪白笔、退锋郎、中书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