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状辣椒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叶面上初现浅黄色不规则形褪绿斑,叶背病部初生白色霉层,不久变为灰褐色至黑褐色绒状霉,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随病情扩展,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变成花斑,严重时变黄干枯。见于为害棚室栽培的甜椒。
病原Fulviafulva(Cooke)Cif.异名CladosporiumfulvumCooke称褐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多数丛生,暗橄榄色,顶端淡色,上生1~3个孢子再向上生长30~60微米,后再生1次孢子,生孢子处孢子梗膨大呈节状,大小140~365×4~6微米;分生孢子卵形至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无色或暗橄榄色,具0~3个隔膜,单细胞的大小5~11×3~5微米,双细胞的6~19×4~8微米,3~4个细胞的11~22×5~7微米,本菌有生理分化现象。
传播条件和发病条件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遗留在地面越冬,翌年气候条件适宜时,病组织上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分生孢子在寄主表面萌发后从伤口或直接侵入,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植株栽植过密,株间生长郁闭,田间湿度大或有白粉虱为害易诱发此病。
防治方法(1)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
(2)栽植密度应适宜,雨后及时排水,注意降低田间湿度。
(3)将<奥力克-霉止>按300—500倍液稀释,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每5—7天喷药1次,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病情严重时,按奥力克-霉止>300倍液稀释,3天喷施一次。
施药避开高温时间段,最佳施药温度为20℃—30℃。
重要防治时期: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
植保要领1、发病期,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病果、病叶、病枝等。
2、拉秧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及残体。
3、对保护地、田间做好通风降湿,保护地减少或避免叶面结露。
4、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
技术服务电话:13863674891 徐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