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常见病毒病防控方案:
预防与控制方案制定依据:应视作物品种、传染源及病原情况、种植季节等多种因素综合制定。
1、番茄TY病毒病、条斑及花叶病毒病预防及控制方案
番茄病毒病重点防控时期:缓苗期、开花前后至打顶。
预防方案A(不抗病毒品种):
在番茄定植缓苗后和开花前使用方案1:《TY病毒II号》30—50ml兑水15kg;方案2:《蔬菜病毒专用》40克兑水15kg,进行全株均匀喷雾,每5—7天使用1次。
预防方案B(抗病毒品种):
在第一穂果的花前与花后各用药1次,具体同上述A中方案。
控制方案(发现病毒病):
第一疗程:使用《TY病毒1号》40-60克兑水15公斤喷施,可同时加入纯牛奶(200ml)或葡萄糖(10g)增强渗透粘着性,连用2次,间隔24小时。
第二疗程:3-5天后重复以上操作。
病情严重需连续使用2-3个疗程,待病情控制后转为预防方案,预防时期的长短应结合作物长势和对传播源的控制情况视情而定。
备注:从综合管理角度,患病毒病后适当增加浇水,配合硫酸锌等调节生长,使用高档叶面肥增加作物营养
2、辣椒花叶、条斑病毒病及黄瓜花叶病毒病预防及控制方案
预防方案:在病害常发期使用《奥力克-辣椒(黄瓜)病毒专用》40g兑水15kg进行全株均匀喷雾,可同时加入纯牛奶(200ml)增强渗透粘着性。
重点预防时期:缓苗期、开花前后至打顶。
控制方案(发现病毒病):
第一疗程:使用《奥力克-辣椒(黄瓜)病毒专用》40-60克兑水15公斤喷施,可同时加入纯牛奶(200ml)增强渗透粘着性,连用2次,间隔24小时。
第二疗程:3-5天后重复以上操作。
病情严重需连续使用2-3个疗程,待病情控制后转为预防方案,预防时期的长短应结合作物长势和对传播源的控制情况视情而定。
备注:从综合管理角度,患病毒病后适当增加浇水,配合硫酸锌等调节生长,使用高档叶面肥增加作物营养。
二、 设施蔬菜防治效果总结:
1、番茄TY病毒病效果总结:
预防效果:在有防虫网、挂黄板、粉虱类昆虫防治好的管理情况下,按要求用药3—4次后,发病率一般控制在2%以内。
控制效果:(1)越冬、早春番茄发病率≤50%时,按要求用药1-2个疗程,能控制病情;(2)夏季(越夏番茄),病毒活性高,复制速度快,建议以预防为主,控制为辅;不抗品种发病率≤10%,按要求用药1-3个疗程,一般能控制住。(3)按疗程连续用药效果相对稳定。(4)前期使用激素类药剂,作物往往呈现徒生长,此时期病毒也随之复制,活性会更高,防控难度大。
2、蔬菜其他病毒如辣椒、黄瓜、茄子病毒病防控效果:
控制效果:在任何季节都较好治疗(用药前发病率在50%以下),一般使用1—2疗程就能控制。
预防效果:在有防虫网、挂黄板、粉虱类昆虫防治好的管理情况下,按方案连续使用3—4次,发病率一般能控制在2%以内。
备注:控制效果观察时间:用药3次后(7—10天)效果最明显,若期间仍有病株(隐形病株)表现属正常。
隐形病株在用药期间的表现:病毒一般潜伏期比较长,在7天—10天以上,未用药之前,有些病株已经感染,只是病症没表现,正好在用药期间,隐形病株病症表现,这属正常。按方案用完3次或2个疗程后再看效果。
隐形病株概念:病毒对植株的侵染、危害形式特殊,从侵染植株到表现症状需要一个毒害过程,这个过程的时间的长短,会根据外界环境、作物品种及作物自身抵抗能力的不同而有长有短,在病毒侵入株体后到表现出症状前,我们称之为“隐形病株”。
三、 用药注意事项及植保要领
1、粉剂产品需单独使用,现配现用。
2、粉剂产品苗床禁止使用。
3、溶解粉剂需二次稀释,首次稀释用水量需在10斤水以上。药液颜色为暗红色。
4、若使用过程中出现卷叶现象,属正常,一般2天左右即能恢复。
5、使用产品时注意叶片正反面均匀喷雾,以不滴水为宜。建议采用托喷方式,以便使药液能被叶片正反面充分吸收。
6、对于大田用药,如用药后4小时内遇雨,需重新喷雾。
7、首次用药或病情严重时,可适当加大药量。
8、严格控制烟粉虱、白粉虱,需采取上防虫网、悬挂黄板等措施。
产品性能优势:1.对病毒病原具有钝化、抑制双重功效,能很好的防控病毒病危害。
2.具有营养保健作用:内含黄芪多糖、葡糖糖等营养成分,能从根本上增强株体免疫力,提高株体抗病能力。
3.防控效果稳定性高(本品是控制+营养,病情得到控制后,不易复发)、持效期长。
技术指导电话:13863674891 徐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