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水洗吸湿排汗剂GC-K007W适用于棉及其混纺织物的吸湿排汗整理,该吸湿排汗面料符合Oeko-Tex 100环保要求,并满足吸湿排汗标准AATCC-79测试,吸湿排汗效果的耐水洗≥30次,Absorbency<20sec,手感柔软穿着舒适,对织物的色光无影响
【应用特性】
1.吸湿排汗整理剂GC-K007W适用于各种纤维素纤维与化纤、毛、丝等混纺织物的亲水柔软整理,可以改善织物的手感,并提高纺织品的穿着舒适性。
2.吸湿排汗整理剂GC-K007W赋予织物手感软滑并具优异的吸湿排汗性和亲水性。
3.吸湿排汗整理剂GC-K007W稳定性极佳,适用于浸轧法和浸渍法,浸渍法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有机柔软剂一起使用,每次使用前请做好相容性试验。
【技术指标】
外观:透明带微黄色乳液
含固量:27%
PH值:约5
离子型:阳离子型
【应用工艺】
浸轧工艺:10-40g/l 吸湿排汗整理剂GC-K007W视具体织物而定,烘燥、定型150-180℃×3-0.5min
浸渍工艺:1.0%-4.0%吸湿排汗整理剂GC-K007W视具体织物而定,温度40℃×20min视具体工艺和设备而定。
【储存方法】
避免阳光照射,通风阴凉处贮存。
在原封、25℃的条件下可存放8个月
二.吸湿快干效果特别是耐水洗测试报告
三.吸湿快干整理的生产加工注意事项
1.推荐应用时需把整理浴液和加工织物布面的PH值调至酸性,约PH=5.8-6.5为最佳。
2.吸湿排汗整理剂GC-K007W呈阳离子性,不适于与阴离子型的助剂相匹配如荧光增白剂,与其它化学品配合使用之前应做相容性试验。
3.吸湿排汗整理剂GC-K007W在针织和梭织织物应用,通常条件下使用对白度影响较小,对色变及色牢度影响也较小。
4.请不要使吸湿排汗整理剂GC-K007W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用后及时封盖。
5.请在标签标注的最佳截止使用日期前使用,最佳截止使用日期已在产品标签上注明。
6.最佳截止使用日期以后并不意味着该产品不再适用,应在使用前进行性能检测以确保其适用性。
四.河北某集团公司应用实例
S1057 J40*J40 133*72 57/58 府绸
吸湿排汗整理
【口岸客户】
香港D.S.
【质量要求】
白色6090米,黄色7078米,石色8012米,军绿8102米,蓝色8682米,橙色5821米,要货量43785米,匹长30码以上;
对色:D65;缩率:松烘,经纬3%;干摩:3-4级,湿摩2-3级;美标PH值6-8.3
【工艺流程】
一浸一轧(车速40m/min,,压力0.15mpa)→ 烘干(135℃*40m/min,落布幅宽58.5#)→ 预缩(车速35m/min,机缩值:2-4%)
处方:HAC.1.5g/L,吸湿快干剂GC-K007W.40 g/L。
【成品检测结果】
检测指标 | 石色 | 军绿 | 蓝色 | 橙色 | 白色 | 黄色 | |
拉力/N | T | 655 | 566 | 637 | 607 | 757 | 634 |
W | 294 | 262 | 286 | 237 | 355 | 340 | |
撕力/N | T | 9.6 | 9.6 | 10.8 | 9.6 | 11.2 | 12 |
W | 7.2 | 6.8 | 7.2 | 6.2 | 9.6 | 9.6 | |
克重(g/㎡) | 118 | 116 | 111 | 115 | 118 | 119 |
五.纯棉织物进行吸湿排汗整理的分析
1.吸湿排汗整理的原因
纯棉织物散发水分的速度慢,纤维大量吸湿后横向溶胀而使纱线之间的缝隙闭合,汗水和湿气无法向外扩散,织物随之变得潮湿闷热容易粘贴在皮肤上产生不适感。
普通聚酯纤维织物由于本身的疏水特性,吸湿透气性差,更容易产生闷热感。
2.普通柔软整理
织物的柔软整理,通常是以氨基硅油为整理剂的效果最为理想,但是氨基硅油在赋予织物柔软、滑爽手感的同时,也会影响其吸水性,特别是瞬时吸水性。因此,而应该采用吸湿排汗剂。
3.不同柔软剂的吸湿排汗功能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吸湿排汗剂GC-K007W对吸湿排汗功能的保持最有利,亲水性有机硅柔软剂效果次之,氨基硅油柔软剂由于亲水性较差,最不利于吸湿排汗功能的保持。
4.吸湿排汗剂GC-K007W对分散染料和还原染料染色织物的摩擦牢度和湿牢度性能有影响。
六.吸湿排汗整理的检测标准
1.水滴测试(Dropping test)
将待测布平放于桌面,用滴管取约0.5ml的水,由距离1cm的高度滴下,测滴在布上的水滴完全扩散所需的时间。
2.爬升(Wicking test)
将布样裁成尺寸2×15cm大小,经纬向各一条。将待测布样垂直吊置,底部浸渍水中约0.5cm,测水在10min向上爬升的高度。
3.干燥速率(Vaporization)
取布样大小为20±2cm,并称重得W0。将试样浸泡于水中3小时(以上)取出,于3LB/㎡的压力压过,使水分均匀的分布在布面上,称的重量W1,放置在37±2℃,10min后称重得W2,计算干燥速率V%。
V%=1-〔(W2-W0)&pide;(W1-W2)〕×100%
4.标准要求
品种 | 水滴时间/s | 爬升时间/cm | 水分蒸发/% |
纤维素纤维及混纺平织布 | 5 | 7 | 20 |
纤维素纤维及混纺针织布 | 3 |
| 20 |
100%PES平织布 | 3 | 7 | 30 |
100%PES针织布 | 3 |
| 20 |
100%PA平织布 | 3 | 5 | 30 |
100%PA针织布 | 5 |
| 20 |
备注:1.爬升测试具有±0.5cm的误差允许值;2.水分蒸发率具有±3%的误差允许值;3.水滴测试具有1秒钟的误差允许值;4.初始值与水洗后皆达到或通过标准,即为通过。
5.水洗方法
欧式水洗法。使用前开式洗衣机,水洗温度50±2℃,不加任何洗涤剂。洗完所需的次数后再进行烘干,烘干机热烘干45min,冷却约10min,在室温下放至 20min使布回潮后再进行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