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在18-8型不锈钢的成分基础上演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发展:1) 加Mo改善点蚀和耐缝隙腐蚀2) 降C或加Ti、Nb,减少晶间腐蚀倾向3) 加Ni和Cr改善高温抗氧化性和强度4) 加Ni改善抗应力腐蚀性能.5) 加S、Se改善切削性和构件表面精度.结构组织编辑 3.1铁素体相的形成3.1.1铁素体相对奥氏体不锈钢性能的影响F相的出现一般都对奥氏体不锈钢的性能带来不利的影响:如使热加工产生裂纹的倾向性增大;钢的耐点蚀性下降,在诸多腐蚀环境(如尿素生产)中耐蚀性劣化;在高温下加长时间加热时,F相会转变为σ相使钢变脆等等。3.1.2铁素体相的形成与含量的粗略判定含量的粗略判定Creq=%Cr+1.5×%Si+%Mo,Nieq=%Ni+30×+0.5×%Mn3.1.3铁素体相的消除根本的办法是提高钢中奥氏体形成元素的含量。Ni是首选的元素,但是从经济的角度出发,Mn和N也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N,其抑制铁素体形成的能力为Ni的30倍,同时又有改善耐蚀性和提高强度的作用.
发展方向 钢种极低碳化和高纯化。特殊用途钢种开发。如热海水用高钼钢、高耐蚀高强度的高氮钢,不锈钢功能材料等。新工艺开发。不锈钢复合材料、非晶不锈钢等。形成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