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汉信 | 型号:GJFJV | 光纤芯数:2~144芯 |
光缆外径:2.0*4.0(mm) | 重量:10(kg/km) | 允许抗拉强度:60(N) |
允许侧压力:300(N/100mm) | 适用范围:架空,穿管 | 颜色:黑/白 |
纤芯:耐弯 | 外护套:LSZH |
GJFJV型紧套万兆光纤软光缆 | ||||||||||||||||||||||||||||||||||||||||||||||||||||||||||||||||
| ||||||||||||||||||||||||||||||||||||||||||||||||||||||||||||||||
产品特点 | ||||||||||||||||||||||||||||||||||||||||||||||||||||||||||||||||
GJFJV型紧套万兆光纤软光缆,以芳纶纱作为加强构件,万兆光纤采用紧套被覆结构,护套采用聚氯乙稀(PVC)或阻烯聚氯乙烯,具有重量轻、柔软性、易剥离,适用于通信设备活动连接器尾纤跳线、万兆光纤到桌面的布线。 | ||||||||||||||||||||||||||||||||||||||||||||||||||||||||||||||||
室内缆技术参数1~2芯 | ||||||||||||||||||||||||||||||||||||||||||||||||||||||||||||||||
|
万兆多模光纤在1/10GbE校园主干网的应用
一、校园主干网的光纤型号
二、设计布线结构
三、确定校园主干网光纤的型号
四、确定光纤总数
五、确定每根光缆中的光纤数量
六、激光优化的万兆多模光纤与单模光纤的比较
七、首要原则
一、校园主干网的光纤型号
在千兆以太网出现之前,校园主干网的光纤选型非常容易。在2000m距离内,OC-12(622Mb/s)速率范围内的各种情况,都可以使用标准62.5/125μm多模光纤(MMF)。除此以外的其它场合都使用单模光纤(SMF)。TIA/EIA-568A标准推荐使用62.5μm多模光纤,然而千兆和万兆以太网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激光优化的50μm多模光纤可以提高10GbE系统的性能,而且TIA/EIA-568B标准对光纤的选择重新进行了定义。见表一:
表1总结了不同的光纤类型及其光学特性。其中列出了不同的光纤参数。多模光纤使用LED光源时,光纤参数采用了满注入法(overfilled launch bandwidth)时的指标。而使用850nm VCSEL时,采用了有效模带宽(EMB,effective modal bandwidth)的仿真结果。
二、设计布线结构
在确定光纤类型之前,网络设计者必须决定校园网的布线拓扑,方法之一就是创建校园主干网模型。在该模型中,每个建筑物包含多个楼层,每个楼层至少包含一个电信机房。包括从建筑物入口到主通信机房距离在内的所有长度都必须测定。所有网络分析的前提条件是建筑物之间采用GbE光纤主干网,同时还必须考虑向10GbE升级。
布线拓扑的设计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以利于网络设计者进行最佳决策。
首先,要参考TIA/EIA-568标准。它规定了校园主干网布线的设计规则。其中包括:
●主干网布线应当采用多级星形拓扑。
●在主干网布线时,交叉连接设备(IC)不能超过两级。
●任意两个层内IC之间的IC数量应当小于或等于三。
●主交叉连接设备(MC)、中间IC以及层内IC之间的距离必须满足一定要求。对于多模光纤,主MC和中间IC之间的最大距离为1700m,主MC和层内IC之间的最大距离为2000m。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TIA/EIA-568的规定,在GbE或10GbE系统中,标准62.5μm和标准50μm光纤不能实现2000m或1700m的传送距离。
第二步是要确定主MC、中间IC和层内IC的位置。在确定位置之前,网络设计者必须定义各种XC的不同功能。主MC用于第一级主干网线缆、入口线缆和设备线缆之间的交叉连接;中间IC用于第一级和第二级主干网线缆之间的交叉连接;而层内IC用于层内线缆,以及其它诸如主干网或者设备线缆的交叉连接。
在校园网络模型中,每个电信机房作为层内IC,并上连到建筑物内的中间IC。中间IC又连接到主MC,从而构成一个物理上的星形拓扑。而如何确定主MC的位置是一个关键问题。它的位置通常位于大量服务器、交换机和路由器所在的机房内。如果根据以上原则,已经确定了某个建筑物作为主MC所在地,那么所有的长度都将从这个点开始计算。如果所有建筑物都满足上述条件,那么网络设计者应当把位于校园中心的建筑物作为主MC所在地,以减少布线长度。如图1所示,由于“金融办公楼”位于校园的中心位置,因此将其作为主MC所在地,而将其它建筑物作为中间IC所在地。
第三步是确定光纤长度。虽然光纤的物理拓扑为星形,但是仍然可以实现其它类型的逻辑拓扑,例如环形或者格形。为了使光纤长度一目了然,可以建立一个矩阵来表示主干网中任意两个建筑物间的光纤长度(表2)。由于“金融办公楼”是校园网主MC所在地,因此所有网络连接都要穿过它。
三、确定校园网光纤的型号
校园网络模型的走线方式确定之后,就可以进行光纤选型了。由于网络设计者更加关注校园主干网(建筑物之间的链路)以及GbE和10GbE技术,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光纤类型确定长度约束条件。各种光纤的传输距离比较见表3。这种分析方法也可以用于建筑物内的主干网设计。
表3中的GbE传送距离是光纤纤芯直径和相应EMB的函数。此外,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由于62.5μm光纤已经大量铺设,转向50μm光纤是否合算?采用何种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组成的混合光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网络设计者必须把模拟的逻辑网络应用到物理拓扑上。在校园网络模型中,点到点逻辑星形拓扑需要有备份。在所有建筑物中设置电设备的备份可以减少单点故障。在此例中,校园主干网为GbE,同时还需要考虑向10GbE网络升级。
实现上述方案的第一步是要确定GbE主干网的光纤数量。由于采用了点到点的逻辑拓扑,因此需要采用表2中的距离参数。
在下面的分析中,网络设计者将考虑如何使用标准的以太网干线(IEEE 802.3ad)将主干网从1Gb/s升级到4Gb/s。在校园网的每个建筑物中都使用两台交换机。
为了对网络进行分析,网络设计者需要统计当网络采用这种逻辑拓扑时,共使用了多少光纤以及采用何种类型的光纤(多模光纤及单模光纤)。首先,需要统计多个建筑物之间(主MC到中间IC)的链路,并计算所用光纤的数量。得到的结果是:对于每条建筑物到建筑物的4Gb/s
以太网骨干链路,需要16根光纤(每个建筑物2条链路×每条GbE链路2根光纤×每条链路4条GbE干线=16根光纤)。为了实现星形拓扑的备份,以及向10GbE升级,在每个建筑物到建筑物链路上还需要额外增加4根光纤。
四、激光优化的50μm多模光纤与单模光纤的比较
最后一步是确定激光优化的50μm多模光纤方案与单模光纤方案的成本平衡点。虽然单模光缆成本较低,但是相应的电子设备成本较高。如果采用同一校园网络模型,当建筑物间的链路长度在200m到1000m之间时,单位光纤长度上分摊的电子设备的成本就会很高。
对于GbE和10GbE系统,当光纤长度为1000m左右时,纯单模光缆方案和多模/单模混合光缆方案成本相当。当长度小于300m时,多模/单模混合光缆方案与纯单模光缆方案相比,平均节省32%的投资。当长度介于300m和600m之间时,可以节省16%的投资。
详情请致电 15013825965 曹先生 QQ:2838196285 www.szhanx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