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科)作物主要病害防治原理及方案
公司自2013年起在人参(科)作物推出以中(草)药制剂和仿生物农药《大蒜油》为核心产品的病害防治方案以来,得到了种植业者以及相关领域技术专家的积极参与与大胆探索,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现将有关防治原理与方案共享如下:
一、人参(科)作物常见病害
人参(科)作物包括人参、西洋参、田七、丹参等,出于高效种植的需要,具有种植期长(如林下参种植可达十几年甚至于二三十年),需连续多年种植,致使立枯、猝倒、锈腐、根腐等病害高发、重发。易于被土传病害危害的原因,进而对土壤条件要求苛刻,参农难以找到合适的土地,在国家保护森林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参地难寻、参价更高、参病更重。
人参(科)作物在幼苗时期(当年生的苗期和多年生的芽期),易发立枯、猝倒,苗期后易发锈腐等根腐病害。上述病害见病后即使防治措施得当,也难以避免损失,事实上往往是损失严重。
二、人参(科)病害防治误区和难点
1、人参(科)病原菌分属不同的真菌类型和菌核,寄生于参体(芽苞)、病叶等其他病残体越冬,春季气温回升参苗萌芽后,病原菌活跃并侵染繁殖,参苗幼嫩期易于感染立枯、猝倒等病害,参苗出齐后,叶片创造的养分回养根系,促使根系生长,在根系幼嫩的情况下,镰刀菌等易于侵染、繁殖并逐步危害,发病时间一般是在生长的后半期7-8月份。
2、人参(科)作物展叶期,是早防早治以及周年防病治病的关键时期,但同时也是作物生长敏感时期,用药少了(浓度低了)达不到预防效果,用药多了容易出现药害,这是目前防治人参科病害的一个两难境地。化学药连续使用易于出现抗药性,影响防治效果,影响植物免疫力且影响食品质量安全。化学药与作物亲和力差、传导性弱,目前的防治方法以喷叶为主,难以杀灭土壤浅表层(特别是有的地方覆盖松毛的)、遮阳网等设施上病菌。而真菌及菌核具有极强的分生孢子能力,极易再次危害。
三、中(草)药杀菌剂的防治优势及方案
1、中(草)药杀菌剂具有与作物亲和、安全性高、抗药性极低等特性,在敏感时期可以适当高浓度使用,在重症时可以重症重治,宜防宜治应用弹性较大,可以用不同的方案保证不同状况的药效。中(草)药杀菌剂另一个特点是传导性较强和能够修复伤口,叶片在吸收后随作物循环而传导至根系,且具有杀菌与修复伤口双重作用,因此浓度适当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均匀地作用于株体周身。中(草)药杀菌剂第三个特点是具有营养复壮作用,能够提苗快,有利于提高株体的免疫力。
2、在防治人参(科)作物病害应采取早防早治的措施,立体防治,见病重治。预防时使用《奥力克-青枯立克》300倍喷雾,根据往年发病较重的可适量增加浓度至150倍。治疗时使用《奥力克-青枯立克》100-150ml(病害严重可增至250ml)+《大蒜油》15ml+《沃丰素》25ml兑水30斤,进行植株和畦面喷雾,病情较重的辅以灌根。秋季喷施畦面借雨水使药液均匀渗入土层下,杀灭地表或寄生在参体(芽苞)、病叶等其他病残体上的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