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滤简介
超滤是一种膜分离技术,其膜结构通常为多孔性不对称结构。过滤过程是以膜两侧压差为驱动力,以机械筛分原理为基础的一种溶液分离过程,使用压力通常为0.03~0.6 MPa,筛分孔径约在 0.005~0.1µm之间,截留分子量(MWCO)约为 1000~500,000 道尔顿(Dalton)左右。 超滤截留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大分子物质、细菌等,对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离子几乎不截留。

2.1超滤分离特性
1)分离过程不发生相变化,能耗低;
2)分离过程可以在常温下进行,适合一些热敏性物质如果汁、酶、蛋白等生物制剂及某些药品等的浓缩或者提纯;
3)分离过程仅以低压为动力,设备及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操作,易于自动化、管理及维修;
4)应用范围广,凡溶质分子量为 1000~500,000 道尔顿或者溶质尺寸大小为 0.005~0.1µm 左右,都可以利用超滤技术分离。采用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膜,能将含不同分子量溶质的混合液中的各组分进行分子量分级。
2.2 超滤与常规过滤及微孔过滤的区别
1)筛分孔径小,基本可截留溶液中所有的细菌、热源、病毒及胶体微粒、蛋白质、大分子有机物。
2)能否有效截留,除了决定于膜孔径及溶质粒子的大小、形状及刚柔性外,还与溶液的化学性质(pH 值、电性) 、成份(有否其它粒子存在)以及膜致密层表面的结构、电性及化学性质(疏水性、亲水性等)有关。
3)超滤过程在动态下进行,无滤饼形成,使膜表面被截留物质仅为有限的积聚,过滤速率在稳定的状态下可达到一平衡值而不致连续衰减。这种过滤膜对大分子溶质的分离主要依赖于膜的有孔性,即膜对大分子溶质的吸附、排斥、阻塞及筛分效应。
2.3 超滤膜的结构形式
超滤膜有平板式、卷式、管式和中空纤维式四种结构形式,它们的特点如下:
1)平板膜: 比表面积小,设备体积大,应用范围有局限。
2)卷式膜: 不能反洗,前处理要求严格,必须错流运行。
3)管式膜: 能耗大,流速高,适用于高固体含量流体的分离。
4)中空纤维膜: 装填密度大,设备体积小,操作压力低,通量大,可反洗。
中空纤维膜由于装填密度高,单位体积膜面积大、产水量大,浓差极化影响较小,对进水水质要求低,可以反洗、清洗后通量恢复好,并且制造成本较低等优势成为超滤的最主要形式。
超滤膜根据起分离作用的致密层位置不同,又可分为内压膜、外压膜及内、外压膜三种。外压式膜的进水流道在膜丝之间,水从膜丝外侧由膜微孔穿过膜壁进入膜内腔成为产水,膜丝存在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因而更适合于原水水质较差、悬浮物含量较高的情况;内压式膜的水流向与外压膜相反,它的进水流道是中空纤维的内腔,为防止堵塞,对进水的颗粒粒径和含量都有较严格的限制,因而适合于原水水质较好的工况。
2.4 迈纳膜公司PVDF超滤膜的特点
当超滤用于水处理时,其材质的化学稳定性和亲水性是两个最重要的性质。化学稳定性决定了材料在酸碱、氧化剂、微生物等的作用下的寿命,它还直接关系到清洗可以采取的方法;亲水性则决定了膜材料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程度,影响膜的通量。
PVDF超滤膜最突出的特点是抗氧化能力十分出众。聚偏氟乙烯 (PVDF)耐受氧化剂(次氯酸钠等)的能力远远高于聚醚砜、聚砜等材料。在水处理中,微生物和有机物污染往往是造成超滤不可逆污堵的主要原因,而氧化剂清洗则是恢复通量最有效的手段,此时聚偏氟乙烯 (PVDF) 材质体现出了其优越性。其次,迈纳膜公司独特配方生产的PVDF超滤膜有着优秀的亲水性,因此对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抵抗能力强,水通量大。我们还采用了独特的增加强度的配方,提高PVDF膜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更好地适用于污水过滤时的恶劣运行状况和清洗。
迈纳膜公司开发生产的PVDF超滤膜为双皮层结构,属内、外压两用膜,膜由内外两层致密的皮层(分离功能层)和夹在中间的两个指状多孔支撑层组成。两层致密的分离层更加确保了过滤精度,也增加了膜的强度,指状多孔支撑层则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过滤阻力,确保膜有最大的通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