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一生黄山,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也多以黄山为题材,可以说黄山是海粟艺术的源泉,海粟给黄山增添了艺术内涵。从1918年第一次跋涉黄山到1988年第十次登临黄岳,跨度达70年之久,几乎包括了刘海粟一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单就70年来十上黄山的壮举,就破了历代画家的登临纪录。而他以黄山为题材创作的作品,包括速写、素描、油画、国画,总量蔚为壮观。他在十次登临中体现出来的不断攀援、不断超越的品格精神,更可令人敬佩,引作启迪。
刘海粟历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名誉院长、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任伯年,生于清道光十九年(1840),卒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其父亲任鹤声是民间画像师,善画,工写生。任伯年年幼随父习画,耳濡目染,练得一手描绘人物、肖像的硬功
任伯年是清末时期海上画派重要的代表人物,其在人物、花鸟诸传统绘画领域都有建树。但与同时期的画家相比,任伯年还是以其人物画而显示其别具一格的意义的。本文着重从传神、造型、题材、写生、诗意、构图、色调这七个方面来分析,来探讨任伯年人物画的艺术特色。![](http://img4.makepolo.cn/img4/654/415/100013665415_14114397477144.jpg)
![](http://img4.makepolo.cn/img4/654/415/100013665415_14114397664442.jpg)
![](http://img4.makepolo.cn/img4/654/415/100013665415_14114397723352.jpg)
![](http://img4.makepolo.cn/img4/654/415/100013665415_1411439774320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