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为:铸铁闸瓦和合成闸瓦。铸铁闸瓦中,分为灰铸铁闸瓦、中磷闸瓦、高磷铁闸瓦和合金铸铁闸瓦。合成闸瓦中,按其基本成分,分为合成树脂闸瓦和石棉橡胶闸瓦。按其摩擦系数高低,可分为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和低摩擦系数合成闸瓦。中磷铸铁闸瓦、高磷铸铁闸瓦和低摩合成闸瓦,为通用闸瓦。
合成闸瓦对车轮的影响
A热龟裂-由于闸瓦与车轮接触不良,在车轮踏面上产生局部过热,形成热斑点,个别情况下回发生热龟裂
B车轮的沟状磨耗-在制动频繁的区段使用合成闸瓦使车轮温度升高。由于合成摩擦材料局部摩擦过热膨胀,车轮踏面呈现沟状磨耗。温度越高时,这种磨耗在车轮踏面的外侧越容易发展。沟状磨耗是闸瓦横向摩擦造成的
C车轮的凹形磨耗-在冬季积雪地区使用合成闸瓦,会发生这种磨耗。这是由于水介入到闸瓦摩擦表面所引起的。
机车型号: SS3 SS3-4000系
闸瓦材质: 铸铁 高摩合成
每个闸瓦托的闸瓦压力: 43/35+ -0.5 35+ -0.5
闸瓦形式: 两轴每轮双侧,一轴单侧 单侧双闸瓦
韶山3型电力机车(SS3),是中国铁路的第二代电力机车车型之一,是由株洲电力机车厂和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吸收了韶山1型、韶山2型电力机车的成熟经验后,于1979年研制成功的客、货两用干线电力机车,1986年投入批量生产。早期的韶山3型电力机车采用了级间相控调压,作为调压开关调压向全相控调压的过渡方案。1991年,株机厂与株机所对韶山3型电力机车进行技术改进,改为采用晶闸管相控平滑调压,并对转向架、电阻制动等方面作出改进,称为韶山3型4000系,于1992年起投入批量生产。除了株洲电力机车厂,大同电力机车厂、资阳机车厂、太原机车车辆厂均曾经生产韶山3型电力机车,至2006年停产,累计产量超过150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