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 品 介 绍: |
一种由环氧树脂、防锈颜料及聚酰胺加成物固化剂等组成的双组份多用途环氧漆。
|
主 要 性 能: |
对碳钢、镀锌钢、不锈钢、铝等表面均具有优异的附着力; 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耐盐雾性和防腐蚀性能; 漆膜坚韧,硬度高,耐磨性优异; 有良好的阴极保护适应性; 干燥快,低温至0℃亦能反应固化。
|
设 计 用 途: |
用于水上和水下结构中碳钢、镀锌钢及非铁金属表面的底漆或屏蔽型中间漆; 可用于湿喷射处理的底材表面(有潮气或干燥)上施工; 能用环氧、聚氨脂、氟碳、氯化橡胶、丙烯酸和乙烯基等漆覆涂; 在建造过程中,可用本底漆修补焊缝和环氧漆破损处。
|
物 理 参 数: |
颜 色 | 灰色、红棕色或淡黄色 |
光 泽 | 平光 |
体积固体含量 | 60±2% |
比 重 | 约1.35千克/升 |
典型膜厚与 理论涂布率 |
| 最低 | 典型 | 最高 |
| 干膜厚度(μm) | 40 | 60 | 100 |
| 湿膜厚度(μm) | 67 | 100 | 167 |
| 理论涂布率(m2/L) | 15 | 10 | 6 |
实际涂布率 | 考虑一定损耗系数 |
VOC含量 | ≤350g/L |
施 工 详 述: |
适用底材与 表面处理 | 裸钢表面:喷射清理到Sa 2.5级(ISO 8501-1)或动力工具除锈到St3级,保持表面清洁干燥。 镀锌钢表面:表面清除油脂、锌盐和其它污物。 不锈钢及有色金属表面:表面清除油脂和污染物。 |
施工和固化 环境条件 | 底材表面温度须不低于0℃并高于露点至少3℃。 在狭窄空间施工和干燥期间,需大量通风。 |
施工参数 | 混合比 | 甲(基料):乙(固化剂)= 6:1(重量比) |
| 混合后使用期 | 4小时(20℃) |
| 稀释剂/清洗剂 | ZP103 |
施工方法 | 无空气喷涂 | 推荐采用。喷咀口径:0.46-0.53毫米,总输出流体压力:≥15MPa(仅供参考,实用时可以调整) |
| 空气喷涂 | 适用。需大量稀释 |
| 刷涂/辊涂: | 适用。仅推荐用于预涂、小面积涂装或修补 |
干燥/固化时间 与覆涂间隔 | 底材表面温度 | 5℃ | 15℃ | 25℃ | 35℃ |
| 指触干 | 8小时 | 3小时 | 2小时 | 1小时 |
| 硬 干 | 12小时 | 5小时, | 3小时 | 1.5小时 |
| 最短覆涂间隔 | 15小时 | 10小时 | 5小时 | 3小时 |
| 最长覆涂间隔 | 20天 | 20天 | 10天 | 7天 |
| 注:以上数据都是在通风状况良好、典型膜厚和相对湿度75%的条件下测得数据,仅供参考。实际干燥时间及覆涂前的时间间隔可长可短,取决于漆膜厚度、通风状况、湿度、下层油漆、提前装卸需求和机械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完整的配套请见相应的配套表,该配套表包括了所有参数和特殊条件。 |
典型油漆配套 | 前道配套油漆:视表面类型及防护要求,参见配套表。 后道配套油漆:环氧漆、氟碳漆、聚氨酯漆、氯化橡胶漆等。 |
备 注 | 对于热喷涂金属涂层及硅酸锌底漆等多孔表面,需稀释油漆后先雾喷1道以封闭孔隙和防止气泡。
|
包装、贮存与管理: |
包装规格 | 甲组份:20千克/桶。 乙组份:3.3千克/桶 |
闪 点 | 甲组份:24℃;乙组份:27℃;混合物:24℃ |
贮存条件 | 须按照国家规定贮存。贮存环境应干燥、阴凉、通风良好并避开热源和火源。包装容器必须保持密闭。 |
贮存有效期 | 良好贮存条件下的贮存有效期不低于1年。
|
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 |
本品含有易燃物,施工现场安全应符合有关国家或当地政府规定。请注意包装上的安全标签并阅读产品安全数据手册(MSDS)。 避免吸入溶剂蒸气和漆雾,避免油漆接触皮肤和眼睛,严禁吞服本产品,采取必要的预防和防护措施防火、防爆及保护环境。只可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施工本品。在狭窄处或空气不流通处施工,必须提供强力通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