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麻羊是贵州省优良地方山羊品种之一,该品种是产区劳动人民长期选育和自然选择的产物,对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应性广、肉质鲜美细嫩、皮张品质好、生产性能优等特点。2009年5月在农业部组织的新遗传资源审查鉴定过程中,农业部专家组对该品种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黔北麻羊确有特点特色,与成都麻羊有较大区别”,从而顺利地通过了专家组现场鉴定,并于同年12月被农业部专家委员会批准为新遗传资源。
1产区分布
黔北麻羊主产于贵州北部的仁怀、习水两地,赤水西南部、遵义西北部、桐梓南部和金沙东北部亦有分布。[1]
2产地环境
黔北麻羊分布地地理坐标为105°35′35″~107°25′25″E、27°13′15″~28°54′15″N,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32℃,最高41℃,最低气温-2℃,无霜期302.6d,日照时数1219.4h,降雨量1081.52mm。平均海拔990m,最高海拔2227m,最低海拔221m。年均相对湿度82%。总面积14011.36平方公里,总人口342.45万。产区位于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倾斜地带。赤水河源于云南的镇雄县,由西向东流经仁怀、习水、赤水县境,入四川合江县汇入长江。赤水河支流切割较深,气候随海拔垂直变化差异显著。海拔1000~1200m的高地,平均气温13℃左右,海拔高度600~800m的地带,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积温3000~4000℃,雨季为5~7月,雨水充沛,雨热同季。由于山峦起伏较大,农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习水县的耕地面积仅占总面积的11.7%,其余为荒山、灌丛,牧地宽广,气候温和,天然牧草丰富。地带性土壤以黄壤土和石灰土为主。地带性植被以温湿型灌丛草场为主。产区内有赤水河、乌江两大河流,赤水河贯穿产区,产区内还有许多小河沟溪遍布各地,水资源十分丰富。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大豆、小麦、高粱等,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等,为黔北麻羊发展及其种质特点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
3品种特性
黔北麻羊属短毛型皮肉兼用山羊,体质结实,胸宽深,背腰平直,颈部粗壮,被毛有荼褐色和淡褐色两种,有黑色背线和黑色颈带,幼年羊被毛色浅,成年毛色变深。黔北麻羊屠宰率为56.6%,产肉性能好,繁殖率高,抗病力强,适应山区粗放饲养,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