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产自销,无中介,扦插当年苗,高200-4000CM,地径1.5-5CM,数量10万株,种植间距大,苗粗壮,根系发达,成活率高,低价出售,量大从优,欢迎各地新老顾客前来实地考查,前来购买!
杨树(拉丁语学名:Populus),包括了胡杨、白杨、棉白杨等,通称“杨树”。,在落叶前叶子变黄。与柳属植物相同,杨属植物的根部有着较强的侵略性,所以它们不能被种植在房屋和水管附近。
杨树是杨柳科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全属共有100多类品种,主要分布在欧洲(东非林场)、亚洲及北美洲,其中中国有50多种。[1]
杨树是用材林、防护林和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木材多用作民用建筑材、生产家具、火柴梗、锯材等,同时也用作人造板及纤维,叶是良好的饲料。通常指杨柳科,杨属一类的泛称,又分为五个派:胡杨派、白杨派、青杨派、黑杨派、大叶杨派。乔木,树干通常端直;树皮光滑或纵裂,常为灰白色。 约100多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北美。 杨树性较耐寒、喜光、速生;沿河两岸、山坡和平原都能生长。木材白色,轻软,细致,比重0.4-0.5,供建筑、板料、火柴杆、造纸等用;叶可做为牛、羊的饲料;芽脂、花序、树皮可供药用;为营造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或四旁绿化的树种。
杨树小枝具顶芽与芽鳞2枚以上。单叶互生,卵形或近圆形。柔荑花序,雌雄异株,不具花瓣,有环状花盘及苞片。苞片顶端分裂,雄蕊多数。蒴果。种子小,具冠毛。对二氧化硫及有害气体有一定的抗性,是绿化环境净化空间,水土固沙的好树种之一。在中国分布范围跨北纬25°~53°,东经76°~134°,遍及东北、西北、华北和西南等地。
乔木高达30m。树皮灰绿色或灰白色,皮孔菱形散生,或2-4连生。老树干基部黑灰色,纵裂。芽卵形,花芽卵圆形或近球形,微被毡毛。长枝叶阔卵形或三角形状卵形,长10-15cm,宽8-13cm,先端短渐尖,基部心形或平截,边缘具波状牙齿;叶柄上部侧扁,长3-7cm,先端通常有2-3(-4)个腺点;短状叶通常较小,卵形或三角形卵形;边缘具深波状皮齿,叶柄稍短于叶片,侧扁,先端无腺点。雄花序长10-14(-20)cm;雄花苞片约具10个尖头,密生长毛,雄蕊6-12,花药红色;雌花序长4-7cm,苞片尖裂,边缘具长毛;子房长椭圆形,柱头2裂,粉红色。果序长达14cm;蒴果2瓣裂。花期3-4月,果期4-5月。
大乔木高达30米。干直,树皮深沟裂;萌枝及苗茎棱角明显。芽大,先端弯曲,富粘质。叶片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长7-10cm,长枝和萌枝叶较大,长10-20cm。一般长大于宽,先端渐尖,基部截形或宽楔形,边缘半透明,具圆锯齿,近基部有短缘毛;叶柄侧扁而长。雄花序长7-15cm,花序轴光滑,每花有雄蕊15-25(-40);苞片不整齐,丝状深裂,花盘全缘,花丝细长;雌花序有45-50朵花,柱头4裂。果序长达27cm,蒴果卵圆形,长约8mm,2-3瓣裂。花期4月,果期5-6月。
杨树喜光。要求温带气候,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对水分要求十分严格,因其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比其他阔叶树均高。杨树种子小,蒴果成熟即开裂,因此采种用剪采果穗法或从地面收集。种子极易丧失发芽力,宜随采随播。在含腐植质多的砂壤土上播种育苗。杨树育苗更多的是无性繁殖法。容易生根的树种如青杨、小叶杨、欧美杨用扦插育苗。生根难的树种,如毛白杨在扦插前先用生长调节剂处理穗条,或用嫁接法,把难生根的杨树枝条嫁接到易生根的杨树上,再扦插育苗。对根蘖萌芽力强的杨树可在大树附近开沟,切断其侧根,或在苗床上切断根,以促进根蘖苗的发生。造林要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华北平原以砂壤质潮土或潮褐土为好。如果地下水位过高则要求开沟排水。杨树树种的改良方法有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诱变育种等。杨树的病害种类多,且危害严重。主要有叶斑病、叶黑星病、烂皮病、溃疡病、根癌病和紫根腐病。害虫主要有杨白潜蛾、杨枯叶蛾、杨扇舟蛾、杨笠圆盾蚧等。
杨树具有早期速生、适应性强、分布广、种类和品种多、容易杂交、容易改良遗传性、容易无性繁殖等特点,因而广泛用于集约栽培。大量早育出来的优良杨树品种,对栽培条件的改善反映很灵敏,可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对解决木材短缺起着很大作用。杨树的生长速度快,产材量大,成本低廉,在工业用途中,广受欢迎,杨树在江苏北部沭阳县,有着巨大的存量,此地也是全国最大的建筑模版产地。所出产的模版占据全国27%的份额,更是远销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