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常识详解、肥料的合理贮存和保管,有机肥和传统肥料的区别,郭老师15639238757,在线QQ2569549588
一、基本概念
肥料:人们用以调节植物营养与培肥改土的一类化学物质。有“植物的粮食”之称。
基肥:播种前或移植前施入土壤的肥料。基肥的作用主要是供给作物整个生长期所需养分。为改良土壤而施用的肥料一般也作基肥施下。
种肥:在播种同时施下或与种子拌混的肥料。种肥的作用主要是供给幼苗对养分的需要。因为肥料就在种子附近,幼苗根系很快能吸收到养分。
追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加施的肥料。追肥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供应作物某个时期对养分的大量需要,或者补充基肥的不足。生产上通常是基肥、种肥和追肥相结合,一般是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肥料利用率:指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的养分占肥料中该种养分总量的百分数。在目前栽培技术管理水平下,化肥的利用率大致在以下范围:氮肥为30—50%,磷肥10—15%,钾肥40—70%。
生理酸性肥料:某些化学肥料施到土壤中后离解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由于作物吸收其中的阳离子多于阴离子,使残留在土壤中的酸根离子较多,从而使土壤(或土壤溶液)的酸度提高,这种通过作物吸收养分后使土壤酸度提高的肥料就叫生理酸性肥料,例如硫酸铵,作物吸收其中的NH4+多于SO42-,残留在土壤中的SO42-与作物代换吸收释放出来的H+(或离解出来的H+)结合成硫酸而使土壤酸性提高。所以硫铵、氯化铵等都是生理酸性肥料。
生理碱性肥料:某些肥料由于作物吸收其中阴离子多于阳离子而在土壤中残留较多的阳离子,使到土壤碱性提高,这种通过作物吸收养分后使土壤碱性提高的肥料,叫做生理碱性肥料,例如硝酸钠,作物吸收其中的硝酸根(NO3-)多于钠离子(Na+),钠离子与作物交换出来的的碳酸氢根(HCO3-)结合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水解即呈碱性,也可以是作物吸收硝酸根后在体内还原成氨的过程中消耗一定的酸,作物为了保持细胞pH值的平衡而把多余的氢氧根(OH-)排出体外,从而使土壤碱性提高。所以硝酸钠属于生理碱性肥料。
生理中性肥料:指肥料中的阴阳离子都是作物吸收的主要养分,而且两者被吸收的数量基本相等,经作物吸收养分后不改变土壤酸碱度的那些肥料,如
硝酸铵。碳酸氢铵虽然其中的铵离子被作物吸收多于碳酸氢根(HCO3-),土壤残留较多的碳酸氢根,它与作物交换出来H+结合成碳酸(H2CO3),按理讲碳铵是生理酸性肥料,但由于碳酸不稳定,它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且碳酸的酸性很弱,所以碳铵一般也属生理中性肥料。
二、肥料的分类郭老师15639238757,在线QQ2569549588
肥料的种类繁多,分类的方法也没有严格规范和统一的分类与命名。现将长期习惯的分类方法与命名作简要介绍:
1、按肥料来源与组分的主要性质可分为:化学肥料、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绿肥。
2、按所含营养元素成分可分为:氮肥、磷肥、钾肥、镁肥、硼肥、锌肥等等。有时将这些肥料按植物需要量分为大量营养元素肥料和微量营养元素肥料。
3、按营养成分种类多少可分为:单质肥料、复合肥料和复混肥料。
4、按肥料状态可分为:固体肥料(包括粒状和粉状肥料)与液体肥料。
5、按肥料中养分的有效性或供应速率可分为:速效肥料、缓效肥料、长效肥料。
6、按肥料中养分的形态或溶解性可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等,或水溶性肥料、弱酸溶性肥料、难溶性肥料。
7、按肥料酸碱性质可分为:酸性肥料、中性肥料、碱性肥料。
8、按积攒方法可分为:堆肥、沤肥、沼气发酵肥等。
三、氮肥郭老师15639238757,在线QQ2569549588
七、有机肥料
1、基本概念
无机肥料:标明养分呈无机盐形式的肥料,由提取、物理和(或)化学工业方法制成。如碳铵、硫铵、普钙、硫酸钾、硝酸钾、磷矿石、磷酸铵等等常说的氮肥、磷肥、钾肥、复合(混)肥等。
有机肥料: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如各种动物粪便、植物秸秆等经发酵后形成的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
3、有机肥料的优缺点
优点:与单质化肥相比,有机肥料所含营养物质比较全面,它不仅含有氮、磷、钾,而且还含有钙、镁、硫以及一些微量元素。这些营养元素多呈有机物状态,难于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必须经过土壤中的化学物理作用和微生物的发酵,分解,使养分逐渐释放,因而肥效长而稳定。另外,施用有机肥料有利于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中空气和水的比例协调,使土壤疏松,增加保水、保温、透气、保肥的能力。
缺点:有机肥料虽然含营养成分的种类比较广泛,但是含量比较少,而且肥效较慢,不利于作物的直接吸收。有机肥料的这些弱点却正是化肥的优点。
郭老师15639238757,在线QQ2569549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