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亚硫酸钠为白色或黄色结晶粉末或小结晶,带有强烈的SO2气味,比重 1.4,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与强酸接触则放出SO2而生成相应的盐类, 久置空气中,则氧化成Na2S2O6,故该产品不能久存。高于150摄氏度,即分解出SO2。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焦亚硫酸钠 外文名称:Sodium Pyrosulfite
·
化学式:Na2S2O5 分子量:190.09
·
CAS号:7681-57-4 别名:偏二亚硫酸钠 Sodium pyrosulfite
·
EINECS号:231-673-0 熔 点:>170 °C(150 °C开始)
·
水溶性:可溶(54
g/100 ml) 密 度:1.48 g/cm3
·
外 观:白色至浅黄色、有刺激性气味的结晶体 应 用:抗氧化剂
·
警示术语:R:R22, R31, R41 安全术语:S:S2, S26, S39, S46
存储方法
1.应贮存在阴凉、干燥的库房内。包装密封,应防空气氧化。
2.注意防潮。运输时应防雨淋和烈日暴晒。严禁与酸类、氧化剂及有毒有害物质共贮混运。
3.失火时,可用水和各种灭火器扑救。
合成方法
1.将碎硫磺送入燃烧炉,并通人为理论量2倍左右的压缩空气,在600~800℃下自燃。经冷却除尘和水洗后送入多级反应器,与碳酸钠溶液进行逆向吸收;吸收液温度控制在45℃左右,多级反应流出的晶浆经离心分离,160℃以下干燥即为成品。反应方程式如下:
2.在亚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纯碱,生成亚硫酸钠的悬浮液。通入二氧化硫,生成焦亚硫酸钠结晶,经离心分离,干燥制得。或者用碳酸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气生成亚硫酸氢钠溶液,当反应终点时,从亚硫酸氢钠饱和液中析出,经离心脱水,干燥制得。
3.在普通玻璃干燥塔的下部装上玻璃棉,然后装满NaHCO3与碎玻璃片的混合物,在负压下从塔的下部通入SO2气体,直到不再有二氧化碳逸出为止。反应中生成的水集中于塔的底部,所得的盐实际上是干的。筛出碎玻璃片,放入密闭瓶中。然后将此无水盐在大瓷坩埚中于500~600℃下灼烧2~3h,灼烧进行到制剂样品的水溶液与AgNO3反应生成的沉淀为纯白色(不是淡黄色)为止。
4.在保持温度为30℃左右的条件下,向30%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直到有强烈的SO2气味为止。将此溶液放入以浓硫酸作干燥剂的干燥器中,保持温度在25℃以上,静置至结晶析出。抽滤并用乙醇洗涤结晶,并在氮气或氢气流中干燥,隔绝空气保存。5.采用吸收法。以食品级纯碱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生成焦硫酸钠,经精制除杂、过滤、干燥,制得食用级焦亚硫酸钠。其反应式如下。
6.将洗净的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含量约为1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进行反应,直至二氧化碳气体不再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