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可以规范企业的基础管理,确保各环节有序进行,明确5W1H,分工明确并标准化,改变了以前好事有人争,错事互相推诿;保证有法可循、有据可查,理论与实际结合,规范与操作统一。质量管理体系关注顾客需求,以顾客持续满意为目的,良好运行能够提高顾客的满意。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拓宽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能够提高顾客的信誉度,是市场竞争坚实后盾,只有基础牢固,坚不可催,才能保证实足的冲劲。正因为质量管理体系有这么多好处,所以各个企业会投入很多人力和财力自愿贯彻管理体系,并申请外部认证,但管理体系在企业中如何良好运行,如何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从而真正发挥管理体系良好作用,近几年成了一些企业关注和探讨的问题,甚至困惑的问题。根据这几年积累的经验,我认为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 依己贯标,目标明确
申请认证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必须具有一定的管理和实力为基础。有的企业为了拿到认证证书而参与贯标认证,急于求成,到头来功亏一篑,不但没有拿到证书,反而造成人力与物力的损失;也有的企业以拿到证书为目的,通过了认证,但并没有规范管理,体系运行形成两张皮,实际一套,体系中要求是另一套,为了一本证书,增加很多无用工作,从而大大增加了企业内耗,使领导和广大员工对质量体系产生抵触情绪。管理体系从企业诊断,到建立适宜、充分体系,并全面贯彻实施,直到有效性,需要一个过程,而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并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不断运行PDCA循环,不断改进提高。所以企业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一定量力而行,目标明确,必须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建立即符合ISO9001标准要求,又能有效指导规范实际工作的管理体系。
二、 领导作用,责权明确
领导的观念、态度直接左右贯标工作的进程,可以说领导的重视是一个企业质量体系建立、保持并有效运行的基石和后盾。很多企业管理体系建立半途而废或认证后质量管理未达到持续运行,都是与领导的不够重视有关。一般贯标工作开始,公司的最高管理者都很重视,把贯标工作作为大事来抓,落实到具体责任部门、责任人,并投入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对质量体系文件加深理解,甚至有些最高管理者都取得内审证,亲自抓并落实,也制订了严格的奖惩制度,在整个企业内营造了积极的贯标氛围。所以大部分企业都能一次性通过认证注册。可是取得证书后,很多企业最高管理者往往对体系工作的关注日趋减弱,下属自然也放松此项工作,体系运行运行就走样,不能保证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甚至运行一段时间后,连最初认证的状态都达不到。这就要求企业最高管理者,一是要把体系运行工作作为日常工作来抓,组织好管理评审,切实对体系全面总结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监控改进。二是在人员任命和职责权限划分时,保证与体系中的职责和权限相一致,体系文件不符合可根据实际修订,必须保证两者相符相成。只有明确标准要求,并将标准要求分配到各个部门或落实到人,纳入最高管理者日常管理和监控中,才能确保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才能提高企业各部门对管理体系重视,如果最高管理都平日里不闻不问,又没有把体系工作责权和实际中责权结合到一起,这样体系只是虚设,对实际管理起不到任何作用。
三、 全员参与,提高意识
领导的作用仅是贯标工作的基础和后盾,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参与和落实,如果质量体系只有领导的重视,没有基层人员的认真执行,那么不能确保质量体系执行到位。如何提高全体员工的意识、主动性、积极性是体系是否有效运行的关键。贯标伊始,公司领导全面负责,把握大局,正确引导,为认证工作掌舵领航。企业应以培训为基本工具,加强全员培训提高意识,确保全公司各部门及各级人员养成一丝不苟,团结一致的工作风格,全员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尤其在管理体系文件的严格执行,及不合格项控制和纠正预防措施控制上。只能这样才能彻底改正过去几年的老思想,老方法,老传统,严格采用符合ISO 9001质量标准要求的管理程序,全员认真贯彻执行,使公司运作程序规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