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基和亲油基两部分的有机化合物。
一般是根据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能否分解为离子,又将其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两大类。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又可分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三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洗涤剂
主要成分
表面活性剂
英文名
detergent
外观形态
粉体、液体、固体
使用范畴
民用、工业
种类
肥皂、合成洗衣粉等
目录
1产品性能
2使用方法
3洗涤剂工业
4洗衣房专用洗涤剂
1 产品性能
2 使用方法
3 洗涤剂工业
3.1 二战后工业格局
3.2 改革开放后
3.3 综述
4 洗衣房专用洗涤剂
本品为毛巾专用高端柔顺粉,内含多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柔软、平滑、蓬松、抗静电、防毒、防蛀及防黄的效果,也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处理后的毛巾柔顺蓬松,手感舒适。
使用方法折叠编辑本段
用于漂洗阶段,用量为每100条毛巾10-20g,洗涤温度为40℃左右,低水位洗涤5min左右。
洗涤剂工业折叠编辑本段
二战后工业格局 折叠
全世界洗涤用品工业生产自二战后至今已逐步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数10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石油、化学工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洗涤用品的迫切需要,全世界洗涤用品生产得以迅猛发展。世界洗涤用品总量1970年为1637.7万吨,1995年为4300吨(其中肥皂约900万吨),按58亿人计,世界年人均消费量约7.9公斤,70至80年代期间增长最快,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市场增势趋于平稳,但发展中国家如亚太和拉美地区发展处于高速增长。预计,到21世纪中叶,全世界洗涤用品需要量将上升至1亿-1.2亿吨,除部分是由于人口增长因素外,主要还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仍存在着庞大的潜在市场。
改革开放后 折叠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商品市场上各种优质、多效、安全的洗涤剂、肥皂、香波、浴液等琳琅满目,这充分显示了中国洗涤用品工业的繁荣景象,也同时反映了洗涤剂的基本原料——表面活性剂生产的蓬勃发展。历史上中国早期用的洗涤产品只是香肥皂一种,自1960年后才开始工业化生产合成洗涤剂,30余年来除保持供应香肥皂的需求外,合成洗涤剂从无到有高速发展,取得突出的进步。中国洗涤用品中合洗/肥皂比约为75︰25。一些发达国家二者之比为96︰4。
2005年,全国肥皂累计产量为716,274.56吨,比2004年同期增长2.67%;合成洗涤剂累计产量5,076,420.66吨,与2004年同期相比增长14.08%;合成洗衣粉累计生产3,049,860.54吨,与2004年同期相比增长10.14%。
2006年,全国肥皂累计生产710,023.93吨,与2005年同期相比增长3.95%。合成洗涤剂累计生产5,457,282.28吨,与2005年同期相比增长12.4%;合成洗衣粉累计生产3,333,175.16吨,与2005年同期相比增8.1%。
2007年1-4月,全国肥皂累计生产221,321.45吨,与2006年同期相比下降6.02%。合成洗涤剂累计生产1,799,872.25吨,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长5.85%;合成洗衣粉累计生产1,050,745.02吨,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0.8%。
在中国洗涤用品中,香肥皂仍有一定的市场需求,特别在广大农村及边远地区,人们洗脸、沐浴仍习惯用香皂,在人口众多的中国,从各方面条件综合考虑,香皂、肥皂决不是瞬间即逝的产品,仍应得到相应的发展与改进。近10余年来中国合成洗涤剂每年仍以8%的速度递增。所以中国的洗涤用品特别是各种合成洗涤剂产品在可预见的将来依然看好。
综述 折叠
产业洞察研究《2012-2016年中国工业清洁洗涤剂行业深度评估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清洗已经成为工业生产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工业清洁用品的市场需求将会保持持续高位增长,同时这样对清洗技术进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国现有约4000家清洗用品制造商、分销商和代理商,工业和商业用途用清洁用品的最终用户就达到500万家。工业清洁洗涤剂行业的产值约为200亿元,而国外厂商在中国的额目前约为30亿元人民币,中国每年约潜在着3000亿元人民币的专业清洁市场需求量。洗衣房专用洗涤剂折叠编辑本段。洗衣房洗涤剂是专门针对酒店、宾馆、餐饮台布及娱乐中心的布草等洗涤原料,因为都是专业产品能完全满足洗衣房水洗的需要。主要产品有强力洗衣粉、浓缩洗衣粉、乳化剂、氯漂粉、彩漂粉、中和酸剂、柔顺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