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
中国环境报记者童克难北京报道
今年“两会”,长期关注农村发展问题的湖北荆门彭墩村党支部书记张德华带来了关于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
据了解,荆门市从2012年开始,在建设“中国农谷”的实践中,连续两年实施油菜、小麦机收秸秆粉碎还田利用试点示范,积极探索秸秆利用与禁烧工作的新机制、新模式,初步建立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的长效机制,2014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2.9%,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通过调研张德华发现,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有以下好处:一是净化了大气质量,2014年夏收、秋收期间,荆门城区颗粒物污染物浓度有所下降,PM10浓度均值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9.9%、11.9%,PM2.5浓度均值分别下降22.8%、9.5%。二是秸秆直接还田提升了土壤有机质。2014年荆门市油菜、小麦、水稻、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利用达372.7万亩,产生有机肥源近400万吨。三是秸秆可以加工生产有机肥料和饲料,为牛、马、羊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2014年荆门市回收利用油菜、小麦、水稻、玉米、花生等作物秸秆125.8万吨,加工生产生产有机肥料和饲料约70万吨。四是利用秸秆直接实施食用菌栽培技术,现已成功培育了有机食用菌海鲜菇。五是利用秸秆能源可以建设发电厂和气化站,解决农村能源不足的问题。六是秸秆是新型工业建材的重要来源之一。
他建议,国家应加大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执法力度,并出台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扶持政策,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