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海绵雨水利用科技有限公司响应国家号召专注于海绵城市建设,是一家雨水收集、虹吸排水、污水处理、环保设备工程的技术研发、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售后服务为一体的高新科技环保企业。
公司本着“科技为先导、管理为基础、质量求生存、创新谋发展”的管理理念,长期与德国、欧洲等国家合作研发、销售雨水收集设备、虹吸排水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等雨水产品,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努力开拓和诚信经营,积累了丰富的雨水收集、虹吸排水和污水处理的设计与安装施工经验。打造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雨水资源利用系统中国著名品牌,成为行业领导者,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得到广大客户的肯定和认可。
公司秉承致力环保科技、创造绿色中国的企业使命及极致品质、卓越性能、安全至上、高效节能的质量方针,愿与社会各界朋友真诚合作,共创辉煌!
发展历程
2003年06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与清华大学水利研究院共同协商成立深圳雨水利用研究所;
2005年11月,同德国、欧洲等国家合作,正式涉足于水利用系统技术的研发;
2009年05月,与多家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共享环保成果;
2010年03月,正式为德国、欧洲等国在中国华南地区的唯一授权代理商
2013年09月,由雨水利用研究所更名为深圳市海绵雨水利用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海绵雨水”中国著名品牌;
2014年07月,成为政府推行“海绵城市”的绿建指定咨询单位;
2014年10月,被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公司面向全国承接雨水收集系统相关工程及项目方相关部门如设计院,相关行业公司之间的合作共享。另批发销售各种设备,PP雨水模块,载污挂蓝装置,雨水弃流过滤装置,电动弃流装置,雨水自动过滤器,全自动清洗过滤器,紫外线消毒顺,一体化设备等等。
欢迎致电咨询。张生13682638806.QQ2958621604
迁安入围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李建军、张晓利):近日,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竞争性评审工作在北京举行,河北省迁安市顺利通过了评审,成为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也是此次评审中唯一的一个县级市。
据悉,此次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竞争性评审全国有130多个城市参与竞争,最后经过筛选有34个进入初选名单,3月初财政、建设、水利三部委确定22个城市,参与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竞争性评审答辩。根据竞争性评审答辩得分,全国共有16个城市获得首批试点资格,迁安位于南宁、济南、池州、白城之后,总排名第5。此次参加评审的城市中,除迁安之外,均为地级市(含省会城市)以上。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将给予专项资金补助。
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寓意城市像海绵一样,有降雨时,能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与以往主要依靠修建管渠、泵站等设施来排水的传统理念相比,海绵城市实现了城市建设理念的新突破。
水灾近日绷紧了德国人的神经,上万民众不得不因此离开家园。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人们总会思索,有什么办法能降低水灾的危害呢?
地表水下渗管理对于预防城市水灾十分重要。通过城市建筑顶层植被以及建筑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分散式地收集储存一定雨水,从而缓解河流的压力,大大降低雨水下渗比率。柏林波茨坦广场建筑群就安装了这样的雨水收集系统。该方案设计者、城市建筑设计师冯·卡道夫告诉本报记者:“这一区域19座建筑的雨水不会直接流入柏林的排水系统,而是通过管道集中收集在地下的5个储水罐中。这既能减轻排水系统的负担,还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据介绍,每年储水罐中的雨水约可达到2万立方米,将会用于人工湖供水、花园浇灌和部分楼房的厕所冲水。
想要一睹该系统,则须深入这些建筑的内部和登上它们的屋顶。负责建筑维护的技术员道格哈特日前带本报记者参观了这套雨水收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储水罐所在的地下室是机房,记者在这里看到轰鸣的水泵、涂成不同颜色的管道和大大小小的仪表。储水池在机房的一角,是一个一层楼高的水泥建筑物。道格哈特介绍说,这是5个储水罐中容积最大的主储水罐,可以储水1200立方米。
通过梯子爬到储水罐上端的入口处,记者听到雨水流入罐内的滴答声,这是因为前一日柏林刚下过雨。道格哈特介绍说,流入罐内的雨水将被储存在没有光照的储水池中,以防止微生物的繁殖,保证水质。
从梯子上下来,道格哈特又向记者介绍了雨水收集系统的仪表和机械。复杂的水管主要分为三类:流入、流出以及连接储水罐。为了防止雨水不够用,水池旁边还连接了一个备用小水池,这里接入了自来水系统,可以随时切换。
自该区域建筑1998年投入使用以后,道格哈特一直在这里工作。他说,这套系统14年来一直运行良好,日常维护主要就是定期更换过滤器的滤网,是一套复杂而又精确的水系统“心脏”。
从地下室出来后,记者登上这片建筑中最高楼顶层的景观区。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他楼顶的绿色植被。冯·卡道夫介绍说,用于种植植物的基层土质选用的是矿物砂石,且不使用任何化肥,因此不会对雨水造成污染。浇灌植被约需使用30%的雨水,剩余的约70%雨水就通过管道流入地下储水罐。住户塞斯克先生热情地告诉本报记者,他阳台上种的花草就是用雨水浇灌的,“雨水是现成的,把它良好地规划利用起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记者
黄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