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CrMnTi简介
20CrMnTi是渗碳钢,渗碳钢通常为含碳量为0.17%-0.24%的低碳钢。汽车上多用其制造传动齿轮,是中淬透性渗碳钢中Cr Mn Ti 钢,其淬透性较高,在保证淬透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特别是具有较高的低温冲击韧性。20CrMnTi表面渗碳硬化处理用钢。良好的加工性,加工变形微小,抗疲劳性能相当好。主要用途有:用于齿轮,轴类,活塞类零配件以及汽车,飞机各种特殊零件部位。
牌号:20CrMnTi
执行标准:GB/T 3077-1999
特性及适用范围
是性能良好的渗碳钢,淬透性较高,经渗碳淬火后具有硬而耐磨的表面与坚韧的心部,具有较高的低温冲击韧性,焊接性中等,正火后可切削性良好。用于制造截面<30mm的承受高速、中等或重载荷、冲击及摩擦的重要零件,如齿轮、齿圈、齿轮轴十字头等。是18CrMnTi的代用钢,广泛用作渗碳零件,在汽车.拖拉机工业用于截面在30mm以下,承受高速.中或重负荷以及受冲击.摩擦的重要渗碳零件,如齿轮.轴.齿圈.齿轮轴.滑动轴承的主轴.十字头.爪形离合器.蜗杆等。
化学成分
碳C:0.17~0.23
硅Si:0.17~0.37
锰Mn:0.80~1.10
铬Cr:1.00~1.30
硫S:允许残余含量≤0.035
磷P:允许残余含量≤0.035
镍Ni:允许残余含量≤0.030
铜Cu:允许残余含量≤0.030
钛Ti:0.04~0.10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σb (MPa):≥1080(110)
屈服强度σs (MPa):≥835(85)
伸长率δ5 (%):≥10
断面收缩率ψ (%):≥45
冲击功Akv (J):≥55
冲击韧性值αkv (J/cm2):≥69(7)
硬度:≤217HB
试样尺寸:试样毛坯尺寸为15mm
密度:7.8×103kg/m3
弹性模量:207GPa
泊松比:0.25
导热率:1.26×10-5(1/℃)
热处理规范及金相组织
热处理规范:淬火:第一次880℃,第二次870℃,油冷;回火200℃,水冷、空冷;
金相组织:回火马氏体。
交货状态:以热处理(正火、退火或高温回火)或不热处理状态交货,交货状态应在合同中注明。
正火
20CrMnTi正火,20CrMnTi钢材在加热860℃保温速冷到680℃保温后空冷的等温正火工艺与加热 960℃保温后雾冷的高温正火工艺,两种工艺相对比不同之处及作用。
表示方法
1.钢号开头的两位数字表示钢的碳含量,以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表示,如40Cr、25Cr2MoVA合金管②钢中主要合金元素,除个别微合金元素外,一般以百分之几表示。当平均合金含量<1.5%时,钢号中一般只标出元素符号,而不标明含量,但在特殊情况下易致混淆者,在元素符号后亦可标以数字"1",例如钢号"12CrMoV"和"12Cr1MoV",前者铬含量为0.4-0.6%,后者为0.9-1.2%,其余成分全部相同。当合金元素平均含量≥1.5%、≥2.5%、≥3.5%……时,在元素符号后面应标明含量,可相应表示为2、3、4……等。例如18Cr2Ni4WA。
2.钢中的钒V、钛Ti、铝AL、硼B、稀土RE等合金元素,均属微合金元素,虽然含量很低,仍应在钢号中标出。例如20MnVB钢中。钒为0.07-0.12%,硼为0.001-0.005%。
3.高级优质钢应在钢号最后加"A",以区别于一般优质钢。
4.专门用途的合金结构钢,钢号冠以(或后缀)代表该钢种用途的符号。例如铆螺专用的30CrMnSi钢,钢号表示为ML30CrMnSi。
合金管与无缝管两者既有关系又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合金管是钢管按照生产用料(也就是材质)来定义的,顾名思义就是合金做的管子;而无缝管是钢管按照生产工艺(有缝无缝)来定义的,区别于无缝管的就是有缝管,包括直缝焊管和螺旋管。
42CrMo合金结构钢介绍
42CrMo钢属于超高强度钢,具有高强度和韧性,淬透性也较好,无明显的回火脆性,淬火时变形小,调质处理后有较高的疲劳极限和抗多次冲击能力,低温冲击韧性良好。高温时有高的蠕变强度和持久强度。该钢通常将调质后表面淬火作为热处理方案。适宜制造要求一定强度和韧性的大、中型塑料模具。
中国执行标准GB/T 3077-1999
其对应国际标准组织牌号:42CrMo4
对应日本牌号:SCM440
对应德国牌号:42CrMo4 或1.7225
近似对应美国牌号:4140或G41400
特性及适用范围
强度、淬透性高,韧性好,淬火时变形小,高温时有高的蠕变强度和持久强度。用于制造要求较35CrMo钢强度更高和调质截面更大的锻件,如机车牵引用的大齿轮、增压器传动齿轮、压力容器齿轮、后轴、受载荷极大的连杆及弹簧夹,也可用于 2000m以下石油深井钻杆接头与打捞工具,并且可以用于折弯机的模具等。
化学成份
碳 C :0.38~0.45%
硅 Si:0.17~0.37%
锰 Mn:0.50~0.80%
硫 S :允许残余含量≤0.035%
磷 P :允许残余含量≤0.035%
铬 Cr:0.90~1.20%
镍 Ni:允许残余含量≤0.030%
铜 Cu:允许残余含量≤0.030%
钼 Mo:0.15~0.25%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σb (MPa):≥1080(110)
屈服强度 σs (MPa):≥930(95)
伸长率 δ5 (%):≥12
断面收缩率ψ (%):≥45
冲击功 Akv (J):≥63
冲击韧性值 αkv (J/cm2):≥78(8)
硬度 :≤217HB
试样尺寸:试样毛坯尺寸为25mm
物理性能
1.临界点温度(近似值):Ac1=730°C、Ac3=800°C、Ms=310°C。
2.线胀系数:温度20~100°C/20~200°C/20~300°C/20 ~400°C/20~500°C/20~600°C,线胀系数:11.1×10K/12.1×10K/12.9×10K/13.5×10K/13.9×10K14.1×10K。
3.弹性模量:温度20°C/300°C/400°C/500°C/600°C,弹性摸210000MPa/185000MPa/ 175000MPa/165000MPa/15500oMPa
42CrMo热处理
退火annealing No.1 "760±10℃退火,炉冷至400℃空冷。HB220-230
正火normalize No.4 860±10℃正火,出炉空冷。
调质quenching+tempering No.5 840±10℃淬水或油(视产品型状复杂程度),680-700度回火。 HB<217
调质quenching+tempering No.6 840±10℃淬油,再470度回火处理。 HRC41-45
调质quenching+tempering No.7 840±10℃淬油,再480度回火处理。 HRC35-45
调质quenching+tempering No.8 850℃淬油,再510度回火处理。 HRC38-42
调质quenching+tempering No.9 850℃淬油,再500度回火处理。 HRC40-43
调质quenching+tempering No.10 850℃淬油,再510℃回火处理。 HRC36-42
调质quenching+tempering No.11 850℃淬油,再560℃回火处理。 HRC32-36
调质quenching+tempering No.12 860℃淬油,再390度回火处理。 HRC48-52
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
不同截面42CrMo钢材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
毛坯直径/mm | 热处理制度 | 取样位置 | σb | σs | δ5 | ψ | aK/J·cm-2 | 备注 |
/MPa | /% |
|
|
|
|
|
|
|
54 55 60 | 850℃22min油淬, 540℃90min回火水冷 860℃60min油淬 540℃90min回火水冷 900℃油淬,600℃回火油冷 | 1/2R 中心 1/2R 中心 中心 | 762 788 806 765 905 | 574 556 638 599 | 23.3 21.1 20.7 19.4 24 | 68.8 67.0 62.8 62.8 62.0 | 191 189 134 140 108(65)3 | 1 1 1 1 2 |
注: 1 .用钢成分(%):0.43 C, 0.88Mn,1.09Cr,0.22Mo,1.017P,0.027S;
2 .用钢成分(%):0.39C,1.11Cr,0.20Mo;
3 .括弧内为横向冲击值。
热处理规范
热加工规范
加热温度1150 ~1200°C,开始温度1130 ~1180°C,终止温度> 850°C,φ> 50mm时,缓冷。
正火规范
正火温度850~900°C,出炉空冷。
高温回火规范
回火温度680~700°C,出炉空冷。
淬火、回火规范
预热温度680 ~700°C,淬火温度840~880°C,油冷,回火温度580°C,水冷或油冷,硬度≤217HBW。
亚温淬火强韧化处理规范
淬火温度900°C,回火温度560°C,硬度(37±1) HRC
感应淬火、回火规范
淬火温度900°C,回火温度150~180°C,硬度54 ~60H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