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轴承之乡——瓦房店,截止目前其各类轴承企业已达到了六百余家,据轴承网记者统计,2014年的轴承产业集群销售收入610亿元,预计今年有望突破700亿元。记者还采访了瓦房店市负责人,负责人告诉记者,瓦房店轴承产业做得大做得光,产品质量一流,产量更是居全国首列,但高端轴承的产业市场贡献率不到五分之一。产品同质化严重,因此,瓦房店市委、市正在全力运用政策来进行调控,尽全力帮助先锋企业向高端轴承领域发展,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向专业、精细、特色、科技含量为一体的全面高质发展之路。
在高端市场的占有率方面,谁更有发言权?配套及零配件市场领域,谁更是众望所归?瓦房店市委、日前,市的政策指向,使企业真正领会了二八定律其中的精髓所在。大连泰利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原来既生产成品轴承,也生产轴承零配件,现在已经主动背离了成品轴承生产领域,专攻生产铜保持架,现如今已经成为了国内最大、专业最强、产品质量最好、型号最全面的铜保持架生产企业之一。公司董事长吕同富告诉轴承网记者说:“成品轴承生产是大型企业的优势,而作为我们中小企业,只有码准自己的位置,选对目标,做好精零配件,就是最大的成功,事实证明我们做的没错。”
大连冶金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周卫介绍:“世界轴承产业的市场分配格局就像一座金字塔,处于最高端的企业少,但其产品附加值高,占市场份额的80%以上。瓦房店轴承产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向上抢拼高端市场。”
瓦房店远东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文东告诉轴承网记者:“日前,中小轴承企业正在学‘减法’,做自己最擅长的产品。”瓦房店光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以冶金矿山专用轴承闻名,现在是哈轴集团中大型轴承生产基地,每年为哈轴集团配套产品5000多万元;大连瑞谷科技有限公司的铜保持架,具备给国际顶级轴承配套能力。依靠为高端客户自主研发新产品,企业今年利润还要增长30%。
而在另一边,瓦房店市委、市正致力于做好“加法”,即打造为轴承产业服务的“四大平台”——质检平台,进一步完善检测手段,为轴承企业提供检验和试验服务;教育平台,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对象,从专业委培、进修培训、技能提升等角度,不断拓展人力资源供给渠道;营销平台,推进轴承贸易大厦和轴承电子交易平台建设,推动工业与现代化服务业深度融合;研发平台,强化与科研机构合作,发挥好国内外研发团队的作用,支持瓦轴大型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向世界级水平发展。
国产轴承名企瓦轴集团、大冶轴集团等龙头企业则纷纷在科技创新方面注入精力,努力研发并迫切生产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轴承产品,不断向上跻身高端市场,争做国产轴承打入国际市场的先锋军。大冶轴集团将替代进口作为主攻方向,如今已获得多项成果,其风电轴承采用的是与国内炼钢企业合作研制的特殊钢,工艺水平超过国外进口产品,最新推出的石油二代产品,已经打进美国及欧洲等市场,产品供不应求。 “减法”促使瓦房店轴承企业走上“专精特新”路,瓦轴、大冶轴、瑞谷科技等10余家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大连光扬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瓦房店东旭非标准轴承集团有限公司、瓦房店远东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等几家企业都被评为省“创新型中小企业”。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沙、精挑细选、层层磨练之后,企业的数量也将会逐渐的减少,但相反的,经过磨合提炼出来的产品质量和精度附加值则将会大大提高。
【轴承网】将持续为广大轴承行业者提供最新、最及时、最前沿的轴承资讯!
想了解更多轴承资讯,试试点击中轴网:www.zcw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