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 Klipsch
可以说是研究号角喇叭的先驱,他在实验室中发现,单元振膜加上号角之後,由于空气压力的阻抗匹配良好,因此可以使得发声的效率大为提升十数倍甚至高达五十倍!这样一来就意味著要达到相同的音压,使用号角技术可以大大的降低单元的输出,相对之下单元在小振幅的运动中可以获得更低的失、更线性的表现。就片面的音响特性而言,使用号角就是提高最大音压的上限、
降低失真、增加动态范围以及控制声音的扩散角度,对使用小功率单端电子管机的用家而言,由于号角喇叭的效率都很高,所以只须使用只有七、八瓦的300B电子管机,一样可以享受爆棚的聆赏乐趣,这就是号角喇叭的最大优点。
号角喇叭,别名高音喇叭,主频响应比较好。号角喇叭所运用的是最基本的物理概念,它的工作原理正好与我们的耳朵相反。外耳道的直径是从外向里逐渐缩小的,声压也会随之逐渐增加。这种结构可以帮助我们听到更细微的声音。耳聋助听器发明之前,听力不佳的人曾经把一个号角放在耳朵上以放大声音,这就是最原始的助听器。基于同样原理,用两只手掌放在耳朵旁边,也可以提高听力。
![](http://zs1.img-1.com/pic/79996/haojiaolb/20140723231341_0353_zs_sy.jpg)
指数号角与球形号角 号角的外形是非常重要的,必须通过繁杂的数学计算得到,不同的外形和长度会造成不同的声音。即便外形渺小的变化,也会使声音有明显的变化。我们可以想一想乐器中的小号和圆号,正是它们的外形和长度造成了各自不同的音色。号角喇叭的设计目标则正好相反:它所产生的声音必须是均衡的、没有失真、没有个性的。号角的外形有许多种,过去主要有指数形、抛物线形、双曲线形等,其中最广泛的是指数号角。这种号角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出现了,尔后曾长期占领主导位置。但Avantgard觉得:指数号角的实际基本是差错的,会引起严重的声染色。对于这个问题的实际推导比较繁杂,触及到一些难懂的概念,在此就不详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