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市民考了驾照却长期不驾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光本一族”,而一些新手也需要一段时间的陪练才能上路。一些驾校推出以“回炉”新手、菜鸟为服务对象的项目,驾校安全驾驶再训练业务持续升温。
从提升安全驾驶的角度考虑,市民以“回炉”的方式提升驾驶水平,于己于人都有利,毕竟,驾驶一辆钢铁机器,稍有差池,就可能伤人伤己。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不是培训资源的浪费,是不是学员的另一种不必要的耗费?
“光本一族”花钱再培训,确实有必要,因为长期的不驾车,本来拥有的驾驶技术或许已经生疏,而且,近年来,交规修改较多,过去不违法的,现在可能违法了。因此,在上路之前,通过再培训,为自己找找手感,为自己添加些实际的操作经验大有裨益。但刚出驾校的学员,还要花钱再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当前驾校所给予学员的能力并不充足。
中国驾校的训练时间和花费多,不过通过驾考拿到驾照的新手实际驾车后仍旧问题多多,新手几乎就是马路杀手,刮刮碰碰几乎成常态。造成此类困境的原因之一是,中国马路上,司机超常规驾驶、不道德驾驶的比例较高,生成了危险系数较高的险恶驾驶环境,在如此险恶的驾驶环境下,新手自然会遭遇某些难以预料和驾驭的危险因素。
除此之外,国内驾校的培训技术装备水平不高、训练针对性不强,更是新手上路难的真实原因。与欧美国家相比,国内驾校基本上不具备模拟训练环境,高仿真的模拟设备及其制造的驾驶情景,这一最先进的训练方式基本还处于零状态。欧美驾校实行的是,模拟——实车上路——模拟——实车上路的训练模式,而在高仿真模拟设备上的训练几乎占了培训时间的一半以上。相对来说,实车上路出现某些意想不到危险因素的可能性不高,因此,仅仅通过实车上路,学员难以具备真实的危险处置能力。而高仿真模拟设备恰恰提供了多个且不断升级的危险驾驶环境,正是在模拟情景下,学员通过重复数百次相同的驾驶动作形成了良好的驾驶习惯。
就驾驶技术而言,平常环境下,几乎所有驾驶员都会顺畅地安全驾驶,真正需要训练的,恰恰是各种危险环境下,应对各种特别境况的良好驾驶习惯。就此而言,目前驾校的培训现状根本无法达成这样的目的,而这也正是学员刚刚从驾校毕业还必须“回炉”的原因。
像欧美驾校那样,提升模拟驾驶的装备水平,在模拟的环境下,经过训练形成良好的应对危险因素的驾驶习惯,驾校的训练水平才会更有效率,更有针对性。以培训工具技术水平的提升,保证驾培的质量,东莞应该行走这样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