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是世界性四大农作物(玉米、水稻、小麦)之一,在各国工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常年种植面积约7000万亩,但是生产水平较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例如美国单产5800斤/亩、荷兰5500斤/亩、英国5370斤/亩,中国1910斤/亩(200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长期以来,由于病毒侵染而导致的马铃薯种性退化,一直是影响马铃薯产量的主要原因。种性退化现象在我国各地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这一高产高效作物的生产和发展。
河北中南部平原地区是我国最早种植马铃薯的地区之一,又有环京津、通北方的区位优势,但现在生产却落后于周边省份和地区,食用马铃薯一直不能自给,每年夏季由山东大量调入。随着现代高新农业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推广和种植结构的不断优化,中南部平原马铃薯产业虽然刚刚起步,却已展现勃勃生机。春季种植商品马铃薯,产量稳且高。5-7月份淡季上市,市场形势好,价格稳,已成为该区农民增产增收的新亮点。
注(5-7月淡季上市,市场形势好):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因素有显著差异,从南到北一年四季都有马铃薯的种植和收获。东北、内蒙和西北地区占全国种植面积的55%左右,一般5月播种,9月份收获;云、贵、川等西南地区多山地和高原,立体气候播种和收获期较长,种植面积约占全国1/3;剩余面积只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0%左右,这些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一带10月末至1月初播种,2-4月份收获;湖北、江西一带1-2月播种,4-5月份收获;河南山东5月初开始收获;河北平原地区5月下旬开始上市,7月中结束,小可满足本地食用,大可供应全国市场。
二.中南部地区马铃薯生产存在的几个问题
中南部平原地区有很多农民朋友认为本地就是不长土豆。有一句俗话说“不长土豆光长秧、种一篮子收一筐”,很多地方生产现状的确如此。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种薯质量问题
1、在很多地区农民并没有“种薯”这个概念,种植用的马铃薯种大多来源不明,一般直接从集市上买来菜薯种植。马铃薯性喜冷凉,在高温地区种植,很容易感染病毒并迅速在体内繁殖,致使马铃薯种性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