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热泵地下水必须采取可靠回灌措施,确保地下水置换冷热量后全部回灌到同一含水层,回灌水水质要符合水质标准,不得低于原地下水水质,回灌后不会引起区域性地下水水质污染。
地下水回灌类型包括地面渗入回灌、诱导回灌和注入式回灌。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经济合理的回灌方案。
注入式回灌一般利用管井进行,采用的方式有自流回灌、真空回灌和压力回灌。低水位和渗透性良好的含水层,宜采用利用自然重力进行回灌的自流回灌方式或利用虹吸原理产生水头差的真空回灌方式;低水位和渗透性好的含水层及高水位和渗透性差的含水层,宜采用压力回灌方式。
为保证回灌效果,泵井管的连接部位,泵管与井管之间均需做好密封。真空回灌时必须先抽真空,保持回灌所需的真空度。
回灌量的大小与水文地质条件、管井质量、回灌方法等有关,其中水文地质条件是影响回灌量的主要因素。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针对第四系细粉砂、中细砂地层采用不同的泥浆、钻进系数、钻井口径、成井口径、冲孔换浆、砾料规格、滤水管的缠丝结构、外滤水网的选用、投料高度以及洗井等,均有严格的要求。同时,回灌井在其使用的过程中同样有严格的操作方法及使用要求。为保证永久性回灌,必须对回灌井进行严格的一保、二保、三保养。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拉长保养周期。根据用户的反映和我们长时间的跟踪调查发现,回灌井如果保持正确的使用方法,应该是随时间的推移回灌量会越来越大,而并非减少。
只有合理解决了地下水回灌问题,突破技术瓶颈,才能打开水源热泵市场,使这一节能环保新技术得到更为广泛和合理的利用。
如果建筑物附近有合适的地表水源,那么地表水源热泵系统是较好的选择。我国地域辽阔,地表水资源丰富,尤其是南方地区,存在大量的江河湖泊。这些自然条件为地表水源热泵的推广使用提供了方便。
地表水体作为水源热泵系统的热源和热汇,通常有两种形式:开式和闭式;闭式系统就是在地表水体中设置换热盘管,用管道与热泵的蒸发器或冷凝器连接成回路,充以媒介水,在水泵的驱动下循环;开式系统中,从水源的底部抽水,送入换热器与循环介质换热,如果冬季水温比较高,也可以将水直接送到机组的换热器,经过换热的水重新排放到水体中。地表水源热泵所具有的优点使其不断的向前发展,又因为所具有的缺点使其在使用中受到诸多的限制。水源问题是限制地表水源热泵推广使用的主要障碍。如果水源问题解决好,势必会促进地表水源热泵的推广应用。
![](http://zs1.img-1.com/pic/86221/shuiyuan/20141204095133_0121_zs_sy.jpg)
![](http://zs1.img-1.com/pic/86221/shuiyuan/20141203170628_5038_zs_sy.jpg)
据了解,由于受到不同地区、不同用户及国家能源政策、燃料价格的影响,水源热泵的运行效率较高、费用较低。但与传统的空调制冷取暖方式相比,不同地区不同需求的条件下,水源热泵的投资经济性会有所不同。
很好水源热源和空调冷源,水体的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水体温度较恒定的特性,使得热泵机组运行更可靠、稳定,也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济性。不存在空气源热泵的冬季除霜等难点问题。据了解,一机多用,水源热泵系统可供暖、空调。一套系统可以替换原来的锅炉加空调的两套装置或系统。所以可以设计简单的系统,水源热泵机组由于工况稳定。部件较少,机组运行简单可靠,维护费用低;自动控制水平高,使用寿命长可达到15年以上。
由于水源热泵技术利用地表水作为空调机组的制冷制热的源,所以其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是环保效益显著,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供热时省去了燃煤、燃气、然油等锅炉房系统,水源热泵是利用了地表水作为冷热源。没有燃烧过程,防止了排烟污染;供冷时省去了冷却水塔,防止了冷却塔的噪音及霉菌污染。不产生任何废渣、废水、废气和烟尘,使环境更优美。
其次是高效节能,水体温度比环境空气温度高,水源热泵机组可利用的水体温度冬季为12-22℃。所以热泵循环的蒸发温度提高,能效比也提高。而夏季水体为18-35℃,水体温度比环境空气温度低,所以制冷的冷凝温度降低,使得冷却效果好于风冷式和冷却塔式,机组效率提高。据美国环保署EPA估计,设计装置良好的水源热泵,平均来说可以节约用户30%的供热制冷空调的运行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