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碾压技术的应用特性
冲击压路机的开发应用,加速了岩土工程压实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路基质量隐患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如有效地减少路基的工后沉降与差异沉降,保证路堤的整体稳定性;对碾压成型路基的路床、路堤进行检验性追加冲碾遍数。提高了路基的整体强度与均匀性;对湿陷性黄土地基或软弱地基进行冲击碾压的填前处理,使地基满足承载力与稳定的要求;对砂石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等旧路应用冲击碾压技术进行改建,可加快施工进度,达到工程质量要求等等。目前国内除极少省、市、自治区外,绝大部分外都已应用冲击碾压技术。

提高路基整体强度与均匀性
使用冲击压路机分层冲击碾压高路堤与补压振碾达标路床工程,能较好地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与均匀性,有利于避免路面的早期损坏,延长路面的良好服务水平。
某花岗岩风化含块石细粒土砂砾路基的路床,经过20遍冲碾后,在地表下1.5M内用落锤式弯沉仪(FWD)检测,平均弹性模量值由冲碾前180MPA提高到228MPA。
某工地对路基冲击碾压20遍后,用黄河标准车测弯沉值,补压前平均L。=220(O.01MM),补压后平均L。=183(O.01MM),即冲击碾压前E。=55.7MPA,补压后E。=63.4MPA。
某冲击碾压试验段。用解放车测定冲碾20遍前后的弯沉值分别为141(O.01MM)与66(O.01MM),折算为黄河标准车的弯沉值分别为219(O.01MM)与102(0.01MM),即平均E。由冲碾前55.9MPA提高到95.1MPA。



大而不强 中国铸造如何择道而行
铸造行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基础行业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2000开始,我国铸件产量就一直位居世界首位,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铸件制造大国。但是,我国还远不是铸造强国。我国铸件产量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较高的能源消耗、较高的资源消耗、污染环境和廉价劳动力为代价换来的。 要把我国早日建设成铸造强国,就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发展铸造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铸造行业建设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因此,加快解决我国铸造业存在的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能源和资源消耗高、劳动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