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套用2004定额
验收并清扫基层(找平层)—配制胶粘剂(随用随配制)—处理复杂部位(阴阳角、檐口、落水口、管道孑L等部位)附加层—施工防水层—防水层检验—保护层施工验收。SBC-120系列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涂料施工操作要求
1、铺贴防水涂料的基层面(找平层)必须打扫干;争,并洒水保证基层湿润。(注:屋面防水找平层应符合GB50207—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地下防水找平层应符合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2、用含水泥重5%~15%的聚乙烯醇胶液制备水泥素浆粘结剂,搅拌必须均匀,无沉淀,无疑块。无离析现象即可使用。
3、屋面主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对排水集中及结构复杂的细部节点进行密封处理和附加层
4、密封材料采用聚醚型聚氨酯。如选用其它密封材料,应不含矿物油、凡士林等影响聚乙烯性能的化学物质的产品。
5、转角处均应加铺附加层;阴阳角等处均做成R=20mm圆弧形。
6、防水涂料铺贴应采用满铺法,胶粘剂涂刷在基层面上应均匀,不露底,不堆积;胶粘剂涂刷后应随即铺贴卷材。防止时间过长影响粘结质量。
7、铺贴防水涂料不得起皱折,不得用力拉伸卷材。边铺贴边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和多余的胶粘剂,保证卷材与基层面以及各层卷材之间粘结密实。
8、铺贴防水涂料的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00mm.
9、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接缝应错开三分之一幅宽。
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套用2004定额—山东东泰防水精彩亮相2014广州住博会!
SBS防水涂料是以苯乙烯和丁二烯还有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作改性剂的沥青做浸渍以及涂盖材料,上表面覆以聚乙烯膜和细砂还有矿物片料或者是铝箔、铜箔等隔离材料所制成的可以卷曲的片状防水涂料。下面来介绍SBS防水涂料的注意事项:
1、涂料会进行沉淀,属正常的情况,使用的时候应该随用随搅拌;
2、施工温度宜在五摄氏度以上,施工时要保证施工环境空气流通顺畅;
3、涂布过程中,若发现气泡,应在半小时内用针滚将其刺穿,该涂料其有独特的自愈能力,不影响涂膜质量;
4、施工过程中,涂膜应避免接触二甲苯,汽油等有机溶剂。
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套用2004定额—选择“东泰”防水涂料的客户都这样安装
中国最古老澡堂,“聚恩泉浴室”,距今有600多年历史,承载了南京老一辈人的洗澡回忆。如今,随着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现代浴室几乎已经普及家家户户了,古老澡堂洗澡环境以及经营模式已经脱离了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国最古老澡堂在一片惋惜感概中关门了。
中国最古老澡堂关门了,南京的市井生活又少了一种怀旧寄托。该澡堂位于南京中华门外悦来巷2号,名为“聚恩泉浴室,也叫瓮堂”。据了解,瓮堂的身世充满传奇色彩,至今为止依然流传了两种关于澡堂的说法 。无论哪个说法是正确的,这个承载着一辈又一辈的回忆的澡堂就要变成历史,变为南京人民心中永远的怀念。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瓮堂在南京中华门外的一条小巷子里,距今已经600多年了。它是中国最古老的澡堂,600多年来,承载了一辈又一辈人的洗澡回忆。今年春节,一些老南京想去瓮堂泡个澡,却吃了个闭门羹:瓮堂关闭了!昨天,记者了解到:瓮堂确实已经停业,接下来准备维修。至于将来的用途,目前还不清楚。
伴随着瓮堂的停业,保持着类似老澡堂格局与营运模式的浴室,全南京几乎已经快找不到了。“逛老城南、登中华门、喝柴火馄饨、到瓮堂洗澡”,这是很多人归纳出来的、迅速了解南京市井生活的“体验之旅”。“聚恩泉浴室”可能在国内,也难以找到比它更“老”的澡堂了。但是,在营业了六百多年后,瓮堂在年前悄悄关闭。
瓮堂的身世充满传奇色彩。坊间流传了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瓮堂是朱元璋造城墙时,为了解决20多万民工洗澡问题,才建的。而另一种说法认为,瓮堂是附属于金陵大报恩寺的,是供外国使臣、达官贵人们洗澡用的,是明朝最高级的澡堂子。
走进浴室后发现,这处浴室采用的是瓮堂的形式,堂顶如同一个倒扣的大瓮。这样的设计,使得顶部的凝水全都顺着墙壁流下,而不会滴落在浴者的身上。老浴客都有体会,过去的平顶浴室上会频繁掉落水珠,滴在热水浸泡后全身发烫的皮肤上,让人一惊一乍的,颇感不适。
这瓮堂的入口很低,须低头猫腰才能进入。低矮的堂口可以减少散热,有利于保持瓮堂里的温度。瓮堂的顶上开有天窗,用来采光照明,在没有电灯的时代巧借自然光亮。这都可见当时设计之精妙,蕴含了以人为本、绿色环保的建筑理念。
据经营负责人楼先生介绍,浴室只有50个铺位,条件比较简陋,很少有年轻人来此沐浴。由于商业用水和柴油燃料的价格高昂,维持经营已经越来越难。眼下的澡客,都是住在附近一带的老年人,他们多年在这里泡澡,形成了习惯。他们不愿看到,这个已经历了几个朝代的澡堂在自己的眼皮下停业关门。
目前,这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建筑及其现状,已引起了有关专家的注意。有人指出,这个明代的澡堂还在使用着,全国也找不到第二例,此瓮堂的历史价值被严重低估。
说起来,中国很多城市当年都有这种洗澡的习惯,扬州就号称上午皮包水、下午水包皮,上午那是说的着名的汤包,下午就是澡堂泡澡。纵观古今历史,有这种情况的也不少见,我们的东邻日本也同样有这样的设施。而且澡堂子还不是只供洗澡的地方,更多的时候是酒肆茶寮的补充,这里除了供清洁身体,更多的时候人们在这里是进行某种程度的社交。
但是,随着热水器的日益普及,去外面洗澡成了一种休闲娱乐,洗浴场所也都被划归娱乐场所的管理范畴。一个人花上几十块钱,可以在各类洗浴中心、温泉浴池吃喝玩乐一整天。如此一来,单纯去澡堂子泡澡的人就越来越少了,那种传统的、拥有大池子的澡堂的客源自然越来越有限,除了一些冬天无处洗澡的低端消费群体,就剩下那些比较怀旧的中老年浴客了。
不仅仅是南京的老澡堂,今年晚些时候,位于上海市金沙江路的3座“煤气包”也将开始拆除,而到明年底,随着人工煤气被天然气完全替代,上海城区内大部分的“煤气包”也将会成为“历史记忆”。
现代文明的发展,带来丰富多样的物质享受,改善诸多不便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却也影响了中国承载老一辈的往日回忆的文化物质文化遗产也逐渐消失……
正如最近《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首歌所唱的:时间流逝不息,我们身边的许多记忆,也在渐行渐远,最终,都会到哪儿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