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提取的现状:
在植物(中草药)提取过程中,我们大多采用水提醇沉、醇提水沉工艺,结合单效、多效浓缩、减压真空浓缩等方式和方法,对提取液进行浓缩和除杂,以获得我们需要的有效成分和产品。
中药所含化学成分很复杂,通常有糖类、氨基酸、蛋白质、油脂、蜡、酶、色素、维生素、有机酸、鞣质、无机盐、挥发油、生物碱、甙类等。这些成分中即有有效成分,又有无效杂质,如不尽量去除杂质,会影响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引起中药制剂产品沉淀和澄明度低的几个主要原因是因为药液液中含有鞣质、蛋白质与大分子物质等。
传统中药制药的水煎醇沉、过滤、浓缩等的生产方式沿用至今,已暴露出很多自身难以克服的不足和缺陷,已不能适应现代制药技术发展的形势和国际市场及患者对药品质量的要求。如采用醇沉工艺进行分离除杂时,有效成分不能最大限度保留,口感差,疗效也会下降,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乙醇,能耗高,生产周期长;
中霖中科采用无机陶瓷膜分离技术可以滤除中药提取液中蛋白质、淀粉、果胶、鞣质等大分子物质以及微生物,而中药有效成分基本无截留;同时针对某些药液处理需求,采用陶瓷膜分离技术与有机膜超滤纳滤分离技术有机的相结合的集成膜分离工艺,形成阶梯式过滤分离精制药液,合理地运用两类膜分离的优点应用于中成药提取精制。
中药提取传统工艺的劣势:
(1)提取液体积量较大,进行热浓缩工艺过程的时间较长,生产效率低;
(2)热浓缩体积较大,蒸汽等消耗量大,能耗高;
(3)乙醇提取液热浓缩过程中,对乙醇的损失较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4)热浓缩过程没有除杂、提高产品纯度的优势;
(5)传统工艺,人工劳动强大,增加了大量的人工成本;
中药提取膜分离技术工艺:
中药提取液→离心/板框→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单效/多效→后续工艺
中药提取膜分离浓缩工艺优势:
(1)提取液经过离心或板框过滤之后进行大分子超滤,去除溶液中的大分子蛋白、鞣质、淀粉、植物纤维、多糖等,提高提取液的澄清度,有利于保护后续浓缩膜,保证浓缩效果,延长浓缩膜的使用寿命。
(2)小分子超滤能有效除去溶解性的大分子蛋白、多糖、胶质等杂质,提高产品纯度和质量。超滤膜孔径、材质可选择性范围广,可根据具体产品进行分析和选择。
(3)纳滤/反渗透可以有效的截留指标成分,脱出溶剂,达到浓缩的目的;浓缩出水澄清透亮,可以直接提取回用或排放,节约水资源,减轻环保压力。
(4)膜浓缩是一种常温浓缩,能降低有效成分因高温而发生分解带来的损失,使产品收率有保证,同时,节省了大量的蒸汽,降低能耗;
(5)若采用耐高温膜浓缩,如提取液温度为70℃,那么膜浓缩出水仍为70℃,且高温回用,减少了提取加热需要的蒸汽;
(6)膜浓缩过程为密闭式,若提取溶剂为乙醇,可减少乙醇的损失,节约因乙醇损失带来的成本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