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
中堂之说起于北宋,一说起于唐。唐、宋置政事堂于中书省内,为宰相处理政务之处,中堂因宰相在中书省内办公而得名,后称宰相亦为中堂。中堂也是一种书、画艺术形式。现在更多将中堂定义为家中的会客室,居中的厅堂,即客厅。
中堂的布置
在传统家居的布局中,厅堂布局是最为讲究,最为严格的,中堂家具作为中国传统家居中的必备,它以厅的中轴线为基准,板壁前放长条案,条案前是一张四仙或八仙方桌,左右两边配扶手椅或太师椅,家具整体采用成组成套的对称方式摆放,体现出庄重、高贵的气派。中堂家具根据堂屋的用途,功能自然有所侧重。依照传统习惯,扶手椅或太师椅的座序以右主、左宾或左为上、右为下为序,无论长辈还是僚幕皆宜“序”来入座,这叫坐有坐“相”,这个相,既是形式,又是内涵。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家族中位尊的主人,不行仪式之时,平时也只在右边落座,一是表示谦恭,二是虚位以待,因此,中堂的座椅不经常同时使用。当堂屋兼做佛堂时,则翘头案正中有设佛龛,或设置福禄寿三星,或供奉已故亲人牌位,案上配置香炉、蜡扦、花筒等五供,用于祈福和感念。
文化隐喻
集案、桌、椅、架于一体的中堂家具,涵盖了大部分家具类型的原点,完整地保留了家具的各项功能,中堂家具作为中式家具的代表品种,从形式到仪式,浅层面反映着普通劳动人民对富庶生活的追求,深层面则反映着传统文化语境下,我们这个民族对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崇拜,对礼教的遵循。中堂家具丰富的文化内涵,不正是我们探究红木文化,珍赏古典家具的初衷所惟吗?
中堂家具不是简单的家具制器,人们以中堂家具为“礼器”的方式,将外在的规范和内心的真诚,含蓄而深刻地进行着诠释,执守着每个人都藉以诉诸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