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箱黄颡鱼养殖
网箱养殖黄颡鱼中网箱的规格
(一)投放鱼种前的准备
一、网箱的规格包括网目的规格和网箱的长、宽、高的大小。对于养殖黄颡鱼的网箱来说,箱体不宜太大,属于小型网箱。网目的规格随着投放鱼种的规格而定。
⑴不同规格网箱的配套网箱配套是根据鱼苗不同生长阶段需要进行不同规格的网箱设置。放养2厘米左右种苗,需要备足一、二(或三)级鱼种箱和一、二级不同网目的成鱼网箱。如果投放5厘米长的鱼种,只需备足二级不同网目的成鱼网箱,以便对生长有差异的个体进行分养。
⑵网目大小和网箱的规格一级鱼种网箱网目为20目左右的网布制成,箱体大小为2米×1.5米×1.5米(长×宽×高,下同),或者3米×2米×1.5米;二级鱼种网箱的网目为0.4~0.5厘米的敞口箱,规格为2米×1.5米×1.5米或2米×2米×1.5米(三级网箱的网目为0.8~1厘米,规格同上);成鱼网箱选择网目为1厘米、1.5~2厘米的聚乙烯封闭式网箱,规格为4米×4米×2米或5米×5米×2.5米,为双层封闭式结构,一般外箱的网目应大于内箱网目,可选用2~2.5厘米。
⑶网箱设置
1.网箱框架网箱框架是支撑网箱的竹木等物质,有箱架和浮筒等组成。大多选用粗毛竹、杉木和废油桶等材料制作,也有用钢材(角钢)等材料制作。箱架的边长一般应大于网箱的边长0.5~1米,箱间距为2~3米。
2.网箱布局多采用“一”字形单排结构,每4口箱为一组,也可采用“非”字形双排结构,中间为栈桥,两边为网箱。每4口箱或8口箱为一组,用铁丝捆扎,分组装配。
3.网箱形式网箱有浮动式和固定式各两种,即敞口浮动式和封闭浮动式,敞口固定式和封闭固定式。目前采用最广泛的是敞口浮动式网箱。当集约化程度较高时,鱼种箱可采用敞口式网箱,成鱼箱可采用封闭式网箱。各种水域应根据当地特点,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宜规格的网箱,并安置在流速为0.05~0.2米/秒的水域中。敞口浮动式网箱,必须在框架四周加上防逃网。敞口固定式的水上部分应高出水面0.8左右,以防逃鱼。所有网箱的安置均要牢固成形。一般来说,为了增加保险系数,可设置双层网箱。
对于新开发的水域,网箱的排列不宜过密。在水体较开阔的水域,网箱排列的方式,除采用“一”字形和“非”字形排列外,也可采用“品”字形、“梅花”形或“人”字形排列,网箱的间距应保持3~5米。串联网箱每组5个,两组间距5米左右,以避免相互影响。对于一些以蓄、排洪为主的水域,网箱排列以整行、整列布置为宜,以不影响行洪流速与流量。
4.栈桥栈桥是操作人员在网箱与网箱中行走操作的通道,一般略长于每组箱架的长度,宽度为0.6~1米。“非”字形布箱的通道设在两列箱架之间。“一”字形网箱的通道设于箱架的近岸侧,以便于管理中的操作。每组通道的总浮力不得小于200千克。通道可由2~3层并列捆扎的毛竹构成,也可用钢材电焊而成。
为了方便饲养管理工作及箱体的组装与拆卸,网箱、箱架和通道(包括水上值班房)的结合部,都应留有一定的连接头。箱架的间距通常应大于5米,行距应大于50米。箱架在水上定位可采取对岸打桩拉绳、水下抛锚等办法,注意系绳网端应留有与水位常年升降变化相适应的备用长度。箱架和网架定位后,网箱应在放养鱼种前7~10天下水上架,敞口网箱出水部分应有0.4~1米,网箱底纲可悬吊沉子,以保持箱体正常成形。
二、投喂饲料要准备就绪
人工饲料是黄颡鱼网箱养殖的物质基础,黄颡鱼进箱后1~2天内就要求实行投喂。因此,饲料要事先准备好。饲料要根据黄颡鱼进箱的规格进行准备,如果进箱鱼种规格小,未经驯食或驯食不好,应准备新鲜的动物性饲料;反之,进箱规格大,或者已经驯食,应准备相应规格的人工颗粒饲料(可参照上面所介绍的饲养管理)。
三、投喂技术
1.设置饲料台一般在网箱中的内箱底部设置一饲料台,直接将饵料投喂在饲料台上;开始转食时首先将饲料投喂在台上,少量多次,诱导摄食,未吃完的饲料必须清除干净后再投喂新鲜料。饲料台可以是铁皮制成,也可以是木制。
2.投喂量的确定日投喂量主要根据黄颡鱼的体重和水温来确定。网箱养殖黄颡鱼的饲料投喂,与池塘养殖黄颡鱼人工饲料投喂比较,存在着少部分浪费。因此,饲料的日投喂量要比池塘养殖高10%左右。当水温为18~23℃时,投喂量为5%~7%;水温为24~30℃时,投喂量为7%~10%;水温超过33℃时,投喂量应减少,超过36℃时停止投喂。每天投喂量还应根据当天的气候、水质、食欲、浮头和鱼病等情况确定增加或减少。正常情况下,以黄颡鱼能在1小时内吃完为准,如果1小时内能够吃完,则次日可酌量增加,如果1小时内吃不完,则要分析原因,根据情况,酌情减少,甚至停喂。
3.投喂方法黄颡鱼幼鱼喜欢在网箱中层摄食,喜欢活、腥、软的饲料,随着个体增大逐渐喜欢弱光和底层摄食。通常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喂1次,下午投喂在傍晚进行较好。投喂量应根据水温与天气状况灵活掌握。投喂团状饲料采用手撒法,每次投喂应掌握在10分钟左右,也可以根据驯食情况少量多次。黄颡鱼在网箱中的摄食量掌握,是根据饵料台上是否有食物存留来进行,其次是投喂时细致观察投喂点下水中鱼群“阴影”的变化情况。通常观察在开始投饵料时,鱼集群密度较大,摄食高潮过后群体的“阴影”逐渐为小范围,这样投喂就应结束。
四、网箱安全程度检查要到位网箱在下水前及下水后,应对网体进行严格检查,如查发现有破损、漏洞,马上就地修补,确保网箱的安全。这是关系到养殖成败的关键,千万不可马虎大意。
(二)鱼种投放的密度
1.由夏花鱼种养成商品鱼黄颡鱼的网箱饲养,目前一般常采用四级网箱放养,进箱鱼种过小时,应考虑五级网箱养殖。第一级网箱从2厘米长养到4厘米左右;第二级网箱从4厘米饲养到5~6厘米;第三级网箱从6厘米左右饲养到8~10厘米长;第四级网箱从8~10厘米长养至成鱼上市。第一级网箱鱼种放养密度2000~3000尾/平方米;第二级网箱鱼种密度为1500~2000尾/平方米;第三级网箱鱼种密度为500~600尾/平方米;第四级网箱密度为350~450尾/平方米。
2.由冬片鱼种养成商品鱼投入冬片鱼种养殖黄颡鱼是使商品鱼均衡上市的好途径。以上介绍的多级网箱饲养是指将当年夏花鱼种当年养成商品鱼的形式,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集约化黄颡鱼养殖模式。由冬片鱼种养成商品鱼是由池塘培育的冬片鱼种在每年的1~3月进箱,如培育鱼种池的越冬条件差,还可以在11~12月将鱼种进箱在较深水体越冬(当然密度不能大)。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年网箱中一部分没有长成商品的鱼种,只能作为鱼种进行第二年养殖,即也是头年培育鱼种、第二年养商品鱼的形式。这种形式也是使黄颡鱼打破季节限制,长年均衡上市提高效益的办法之一。冬片鱼种的放养密度每平方米300~500尾,也可以在500~1000尾/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