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是可变的;
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二维码逐渐取代了产品包装和标签上的一维码,成为移动互联网的直接入口,在不改变原有防伪溯源体系的同时,还大大提升了可变数据查询的体验性和易用性。除此之外,相对于移动互联网强调的及时性、定向性、精确性、感触性,简单的防伪溯源查询功能显得低端而又冰冷,并不足以发挥二维码真正的潜在能量。目前,二维码的功能正在从传统的防伪需求向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营销功能上拓展。
随着数字印刷技术尤其是喷墨技术的发展,可变数据也不再局限于常规的黑色条码、数字等,而是逐步向彩色和个性化发展。那些与彩色字符序列、彩色旋转可变文字、彩色纹理进行防伪结合的二维码防伪方案和应用等,无不突破单一、传统的黑色可变数据形式,采用了彩色和更加个性化的设计方案。
不仅如此,为了在鼓励消费者扫码的同时,防止单一产品被重复扫码或者在商品消费前就被扫码,厂家在可变数据的印刷位置设计上也别出心裁,比如采用刮刮银遮盖二维码的一部分、在烟盒内部咬口增加喷印校验数据位、在软包装的正背面同时喷码或喷校验位等新方式层出不穷。
那么,如何将这些创意设计转化为现实?当然还是要有相应的彩色可变数据印刷设备,同时提高数字印刷单元的灵活性,适应多种工艺的变化。
毫不夸张地说,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模式下,一个小小的二维码,甚至可能会成为撬动一个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支点。